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立题依据 | 第10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3.1 MIMO空间光通信系统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3.2 OAM空间光通信系统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4 本论文宗旨和结构安排 | 第12-15页 |
第二章 大气湍流对空间光通信影响和补偿方案 | 第15-21页 |
2.1 大气湍流对空间光通信的影响 | 第15-18页 |
2.1.1 大气闪烁效应 | 第16-17页 |
2.1.2 大气湍流对OAM光束的影响 | 第17-18页 |
2.2 大气湍流传输的补偿方案 | 第18-19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19-21页 |
第三章 光MIMO无线光通信系统自适应均衡算法研究 | 第21-31页 |
3.1 MIMO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| 第21页 |
3.2 OMIMO无线光通信系统方案的研究 | 第21-24页 |
3.2.1 OMIMO无线光通信系统方案 | 第22页 |
3.2.2 大气湍流信道模型 | 第22-23页 |
3.2.3 OMIMO系统信道传输矩阵 | 第23-24页 |
3.3 基于OMIMO系统的MIMO均衡算法 | 第24-27页 |
3.3.1 OMIMO系统MIMO均衡算法原理 | 第24-25页 |
3.3.2 ZF均衡算法的原理 | 第25-26页 |
3.3.3 MMSE算法的原理 | 第26页 |
3.3.4 ML均衡算法的原理 | 第26-27页 |
3.4 OMIMO系统MIMO均衡算法的仿真 | 第27-28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28-31页 |
第四章 基于OAM MIMO空间光通信的研究 | 第31-47页 |
4.1 基于OAM的空间光通信传输 | 第31-33页 |
4.2 基于OAM的MIMO系统框架 | 第33-35页 |
4.3 大气湍流信道串扰矩阵 | 第35-38页 |
4.3.1 大气湍流信道的相位屏仿真 | 第36-37页 |
4.3.2 大气湍流信道串扰矩阵 | 第37-38页 |
4.4 基于OAM MIMO传输在不同湍流强度下的仿真 | 第38-45页 |
4.4.1 弱湍流传输的仿真研究 | 第39-41页 |
4.4.2 中湍流传输的仿真研究 | 第41-43页 |
4.4.3 强湍流传输的仿真研究 | 第43-45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第五章 基于OAM MIMO系统自适应均衡算法的研究 | 第47-59页 |
5.1 基于OAM的自适应均衡算法研究 | 第47-49页 |
5.1.1 自适应均衡算法原理 | 第47页 |
5.1.2 CMA算法的原理 | 第47-49页 |
5.2 性能指标 | 第49-50页 |
5.2.1 CMA算法性能指标 | 第49页 |
5.2.2 系统性能指标 | 第49-50页 |
5.3 基于OAM MIMO的均衡算法的仿真分析 | 第50-57页 |
5.3.1 弱湍流下均衡结果的分析 | 第50-52页 |
5.3.2 中湍流下均衡结果的分析 | 第52-54页 |
5.3.3 强湍流下均衡结果的分析 | 第54-56页 |
5.3.4 均衡前后EVM仿真结果的分析 | 第56-57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59-61页 |
6.1 论文工作总结 | 第59-60页 |
6.2 未来工作展望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