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层房屋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0-13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评述 | 第13页 |
1.3 研究方法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1.3.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2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的理论基础 | 第15-23页 |
2.1 安全理论 | 第15-16页 |
2.1.1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 | 第15页 |
2.1.2 高层建筑施工特点与安全问题 | 第15-16页 |
2.2 安全事故成因分析 | 第16-18页 |
2.2.1 事故因果联锁理论及其发展 | 第16-17页 |
2.2.2 突变模型对于突发事故形成分析 | 第17-18页 |
2.2.3 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事故致因理论 | 第18页 |
2.3 危险源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3.1 危险源的概念 | 第18页 |
2.3.2 危险源的分类 | 第18-19页 |
2.4 安全风险管理技术 | 第19-21页 |
2.4.1 风险的定义 | 第19页 |
2.4.2 安全风险识别及其方法研究 | 第19-20页 |
2.4.3 安全风险评价及其方法研究 | 第20-21页 |
2.5 评价方法的确定 | 第21-22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3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安全危险源分析 | 第23-43页 |
3.1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事故辨识 | 第23-25页 |
3.1.1 主要事故的分类 | 第23页 |
3.1.2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事故类型分析 | 第23-25页 |
3.2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现场不安全因素 | 第25-26页 |
3.3 因果图分析法 | 第26-39页 |
3.3.1 因果图法简介 | 第26页 |
3.3.2 方法优点与缺点 | 第26页 |
3.3.3 分析步骤 | 第26页 |
3.3.4 施工现场安全风险原因分析实例 | 第26-27页 |
3.3.5“六大伤害”事故因果图分析 | 第27-39页 |
3.4 帕累托图 | 第39-42页 |
3.4.1 帕累托图简介 | 第39-40页 |
3.4.2 绘图方法 | 第40页 |
3.4.3 帕累托图分析事故 | 第40-42页 |
3.5 本章总结 | 第42-43页 |
4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安全指标体系构建 | 第43-49页 |
4.1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安全体系内涵 | 第43-44页 |
4.1.1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安全指标选取原则 | 第43页 |
4.1.2 高层房屋建筑安全评价指标构建方法 | 第43-44页 |
4.2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安全指标体系的释义 | 第44-45页 |
4.2.1 人的因素 | 第44页 |
4.2.2 管理方法因素 | 第44-45页 |
4.2.3 材料因素 | 第45页 |
4.2.4 环境因素 | 第45页 |
4.2.5 机械设备因素 | 第45页 |
4.3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| 第45-47页 |
4.4 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47-48页 |
4.4.1 研究量表设计及结构分析 | 第47-48页 |
4.4.2 统计分析 | 第48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5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 | 第49-57页 |
5.1 评价方法评析 | 第49页 |
5.2 熵权法 | 第49-51页 |
5.2.1 熵的基本原理 | 第49-50页 |
5.2.2 基于熵权法确定权重的步骤 | 第50-51页 |
5.3 层次分析法 | 第51-53页 |
5.3.1 概述 | 第51页 |
5.3.2 构造判断矩阵和标度 | 第51-52页 |
5.3.3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步骤 | 第52页 |
5.3.4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| 第52-53页 |
5.4 合成权重 | 第53-54页 |
5.5 模糊综合评价法 | 第54-56页 |
5.5.1 模糊综合评价概述 | 第54页 |
5.5.2 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| 第54-56页 |
5.6 基于熵权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的模型 | 第56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6 工程实例分析 | 第57-71页 |
6.1 工程介绍 | 第57-59页 |
6.1.1“阳光小区”项目安全目标 | 第57页 |
6.1.2“阳光小区”项目安全工作特点分析 | 第57-58页 |
6.1.3“阳光小区”项目施工安全管理 | 第58-59页 |
6.2 模糊综合评价 | 第59-68页 |
6.2.1 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| 第59-62页 |
6.2.2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| 第62-65页 |
6.2.3 组合权重 | 第65-66页 |
6.2.4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综合评价应用 | 第66-68页 |
6.3―阳光小区”安全评价结果 | 第68页 |
6.4―阳光小区”施工安全建议 | 第68-70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71-73页 |
7.1 主要结论 | 第71页 |
7.2 研究工作的展望 | 第71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9页 |
附录 1 | 第79-87页 |
附录 2 | 第87-88页 |
附录 3 | 第88-89页 |
附录 4 | 第89-91页 |
附录 5 | 第91-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