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1.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2-14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4-16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框架 | 第16-17页 |
1.5 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| 第18-22页 |
2.1 信用风险概念界定与特点描述 | 第18页 |
2.2 信用风险管理流程 | 第18-20页 |
2.3 信用风险管理理论 | 第20-22页 |
第3章 陆金所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管理现状与成因分析 | 第22-32页 |
3.1 陆金所主营业务与运营模式分析 | 第22-23页 |
3.2 陆金所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| 第23-24页 |
3.3 陆金所信用风险影响因素 | 第24-25页 |
3.4 陆金所信用风险成因分析 | 第25-32页 |
第4章 国内外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借鉴 | 第32-38页 |
4.1 国外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借鉴 | 第32-34页 |
4.2 国内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借鉴 | 第34-38页 |
第5章 基于征信系统的陆金所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构 | 第38-51页 |
5.1 建设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重要性分析 | 第38-40页 |
5.2 陆金所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构环境分析 | 第40-41页 |
5.3 全新信用风险管理模式构建原则 | 第41-43页 |
5.4 全新模式: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征信子系统 | 第43-46页 |
5.5 全新征信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| 第46-47页 |
5.6 建设全新征信子系统可能面临的问题 | 第47-51页 |
第6章 陆金所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升级策略 | 第51-56页 |
6.1 内部环境问题建议 | 第51-53页 |
6.2 外部环境问题建议 | 第53-56页 |
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