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页 |
| 1 绪论 | 第7-17页 |
| 1.1 电流变液及电流变技术简介 | 第7-11页 |
| 1.1.1 电流变液及电流变效应 | 第7-8页 |
| 1.1.2 电流变液性能及其评价标准 | 第8-11页 |
| 1.2 电流变阻尼器及其它器件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| 1.3 电流变阻尼器技术应用于冲击条件下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| 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7页 |
| 2 新型电流变阻尼器力学模型推导及其结构设计 | 第17-37页 |
| 2.1 长行程固定极板式电流变阻尼器设计思想及设计要点 | 第17-20页 |
| 2.1.1 电流变阻尼器设计思想及要求 | 第17页 |
| 2.1.2 电流变阻尼器冲击缓冲系统总体设计 | 第17-18页 |
| 2.1.3 电流变阻尼器设计要点及电流变液的选取 | 第18-20页 |
| 2.2 长行程固定极板式电流变阻尼器的工作原理 | 第20-22页 |
| 2.3 长行程固定极板式电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模型推导 | 第22-29页 |
| 2.4 长行程固定极板式电流变阻尼器的结构设计 | 第29-37页 |
| 2.4.1 新型电流变阻尼器可调系数分析 | 第30-32页 |
| 2.4.2 电流变阻尼器重要元件材料的选取及其强度较核 | 第32-37页 |
| 3 新型电流变阻尼器冲击缓冲系统分析 | 第37-40页 |
| 3.1 电流变阻尼器冲击缓冲系统非线性分析 | 第37-38页 |
| 3.2 电流变阻尼器冲击缓冲系统稳定性分析 | 第38-39页 |
| 3.3 电流变阻尼器冲击缓冲系统可控性分析 | 第39-40页 |
| 4 新型电流变阻尼器冲击缓冲系统控制算法仿真研究 | 第40-57页 |
| 4.1 新型电流变阻尼器冲击缓冲系统控制目标设定 | 第40页 |
| 4.2 新型电流变阻尼器冲击缓冲系统控制算法仿真研究 | 第40-55页 |
| 4.2.1 固定电压下电场控制策略仿真 | 第41-46页 |
| 4.2.2 PID/PI控制策略仿真 | 第46-50页 |
| 4.2.3 模糊控制策略仿真 | 第50-55页 |
| 4.3 三种控制算法仿真比较 | 第55-57页 |
| 5 新型电流变阻尼器缓冲系统dSPACE实现及冲击试验 | 第57-84页 |
| 5.1 冲击试验目的及冲击试验平台的搭建 | 第57-62页 |
| 5.1.1 冲击试验目的 | 第57页 |
| 5.1.2 冲击试验平台的搭建 | 第57-62页 |
| 5.2 dSPACE半实物仿真系统简介 | 第62-65页 |
| 5.2.1 dSPACE半实物仿真系统概述 | 第62页 |
| 5.2.2 dSPACE开发流程 | 第62-64页 |
| 5.2.3 基于Simulink和dSPACE平台电流变阻尼器控制系统方案设定 | 第64-65页 |
| 5.3 冲击试验步骤 | 第65页 |
| 5.4 冲击试验内容及结果分析 | 第65-79页 |
| 5.5 四种控制加载方式分析及总结 | 第79-84页 |
| 5.5.1 固定电压加载方式阻尼力分析比较 | 第79-80页 |
| 5.5.2 四种控制加载方式分析 | 第80-82页 |
| 5.5.3 四种控制加载方式总结 | 第82-84页 |
| 6 总结和展望 | 第84-86页 |
| 6.1 总结 | 第84页 |
| 6.2 展望 | 第84-86页 |
| 致谢 | 第86-8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7-90页 |
| 附录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