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高分子化合物工业(高聚物工业)论文--原料与辅助材料论文--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论文--助剂论文

包覆红磷的制备及其在木塑复合材料中的阻燃研究

致谢第7-8页
摘要第8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第一章 绪论第16-24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6页
    1.2 木塑复合材料的概述第16页
    1.3 木塑复合材料的阻燃研究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木塑复合材料阻燃的必要性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木塑复合材料阻燃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木塑复合材料阻燃处理发展趋势第18页
    1.4 红磷阻燃剂的研究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微胶囊技术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红磷阻燃剂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红磷阻燃剂的微胶囊化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国内外微胶囊红磷阻燃剂的研究进展第20-21页
    1.5 燃烧性能测试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1.6 论文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2-24页
第二章 微胶囊红磷阻燃剂的制备第24-32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4页
    2.2 实验部分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原料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验仪器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无机包覆红磷阻燃剂的制备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有机-无机双层包覆红磷阻燃剂的制备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两种微胶囊化红磷阻燃剂的测试第25-26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扫描电镜分析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透射电镜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XPS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吸湿性测试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抗氧化性测试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热重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红外分析第30页
    2.4 小结第30-32页
第三章 微胶囊红磷阻燃剂的合成工艺研究第32-41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2页
    3.2 实验设计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制备工艺流程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工艺条件对包覆率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pH对包覆率的影响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反应温度对包覆率的影响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搅拌速度对对包覆率的影响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对包覆率的影响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囊材比例对包覆率的影响第36-37页
    3.4 正交实验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实验设计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结果与分析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较适宜工艺条件下的重复实验第40页
    3.5 小结第40-41页
第四章 微胶囊红磷阻燃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第41-52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1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原料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验仪器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阻燃型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阻燃型木塑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及表征第43-44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44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包覆红磷添加量对木塑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包覆红磷添加量对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热重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红外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燃烧残余物对比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4.4 小结第51-52页
第五章 阻燃型木塑复合材料的热降解行为研究第52-60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52页
    5.2 实验部分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实验样品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实验样品的处理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实验仪器和实验条件第52页
    5.3 结果与讨论第52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热解分析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热解活化能分析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包覆红磷对木塑复合材料的阻燃作用第58-59页
    5.4 小结第59-60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0-62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60-61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61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氨基酸导向伪肽化合物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
下一篇:食油假单胞菌利用甘油合成PHA与新型PHA嵌合酶构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