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交通运输经济论文--旅游经济论文--中国旅游事业论文

马克思主义城乡一体化理论视域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导论第8-15页
    (一)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 研究背景第8页
        2. 研究意义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3. 理论意义第9页
        4. 实践意义第9页
    (二)国内外研究述评第9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2.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3. 总结与评价第13页
    (三)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第13-14页
    (四)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第14-15页
第一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第15-20页
    (一)乡村旅游的相关概念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 乡村旅游与相关概念辨析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 乡村旅游资源第16页
    (二)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理论概述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 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理论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第17页
    (三)马克思主义城乡一体化理论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 工农业协调发展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 文化生活方式统一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3.城乡融合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4.经济拉动发展,进一步整合城乡基础差距第19-20页
第二章 我国乡村旅游的功能及影响分析第20-23页
    (一)乡村旅游对农业的影响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 有利于推动农业转型,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 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多元化第20页
    (二)乡村旅游对农村的影响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 缓解农村就业压力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 拉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第21页
    (三)乡村旅游对农民的影响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 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 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、促进观念更新第22-23页
第三章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机遇及存在的问题第23-28页
    (一)当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机遇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 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,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,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动力保障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 农民市场主体意识的强化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4. 人们休闲消费意识的觉醒,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充足的市场空间第24页
    (二)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 乡村旅游缺乏统一管理和协调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 乡村旅游专业人才缺乏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4. 乡村旅游的生态压力大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5. 品牌意识不强,服务质量有待提升第26-28页
第四章 国内外发展乡村旅游成功模式比较研究第28-34页
    (一)国外乡村旅游的成功案例第28-30页
    (二)国内乡村旅游的成功案例第30-31页
    (三)国内外乡村旅游成功经验的启示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“栾川模式”成功的启示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 美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第31-34页
第五章 我国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径选择第34-39页
    (一)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及目标第34页
    (二)加强乡村旅游的宣传和营销第34-36页
    (三)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第36页
    (四)加强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第36-37页
    (五)加强乡村旅游生态保护第37-38页
    (六)发展差异化旅游定位第38-39页
结论第39-40页
参考文献第40-43页
致谢第43-44页
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第44页

论文共4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山东省鱼台县S村宅基地流转问题研究
下一篇:建国初期陕西勉县土地改革研究(1950-195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