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欧洲哲学论文--德国哲学论文--二十世纪哲学论文--其他论文

论伽达默尔的友爱观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 一、选题的来源及意义第10页
    二、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0-15页
    三、本文的研究视角及创新之处第15-16页
第一章 伽达默尔友爱观产生的背景第16-23页
    第一节 伽达默尔友爱观的社会历史背景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国家、民族间的不友爱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人类自身的不友爱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人对自然的不友爱第18-19页
    第二节 伽达默尔友爱观的理论背景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康德伦理学对友爱德性的弱化作用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功利主义伦理学对友爱的遗忘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向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伟大传统的回归第21-23页
第二章 伽达默尔友爱观的核心内涵第23-33页
    第一节 伽达默尔对友爱的基本界定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友爱的定义和范围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友爱的分类和基本效用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真正的友爱第25-26页
    第二节 作为灵魂内在和谐的友爱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什么是灵魂的内在和谐与混乱无序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友爱与灵魂的和谐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友爱与真正的自爱第27-29页
    第三节 作为人与人团结和谐的友爱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友爱与命运共同体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友爱与平等公正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友爱与团结第31-33页
第三章 伽达默尔友爱观的实现途径第33-43页
    第一节 友爱与共同生活、对话、宽容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共同生活造就命运共同体,是友爱的生活基础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对话、交往、理解是与他人达成友爱一致的重要途径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宽容,尤其是宗教宽容和政治宽容,是避免纷争冲突的有效原则第36-37页
    第二节 友爱与“为承认而斗争”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在何种条件下要“为承认而斗争”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为承认而斗争”的范例: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“为承认而斗争”的目的是恢复友爱,而不是“为斗争而斗争”第38-39页
    第三节 友爱与自我异化的克服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伽达默尔意义上的“自我异化”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如何通过友爱来克服自我异化第40-43页
第四章 伽达默尔友爱观的意义第43-48页
    第一节 伽达默尔友爱观的理论意义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超越康德形式主义伦理观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超越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的伦理观第43-45页
    第二节 伽达默尔友爱观的现实意义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培养一个个健康理性的自我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迈向人类永久和平的友爱共同体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人与自然的友好相处第46-48页
结语第48-49页
参考文献第49-53页
致谢第53-55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科学发展观引领大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育研究
下一篇:马克思人权观探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