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页 |
绪论 | 第9-15页 |
第一章 关怀生存的写作姿态 | 第15-23页 |
第一节 独特的生命体验 | 第15-16页 |
第二节 中原文化的浸染 | 第16-19页 |
第三节 从“存在”到“神实”的理念变化 | 第19-23页 |
第二章 生存困境的多样书写 | 第23-35页 |
第一节 封闭环境下孤独与荒诞 | 第23-25页 |
第二节 残病的身体隐喻 | 第25-28页 |
第三节 权力与革命话语下的人性扭曲 | 第28-32页 |
第四节 追求财富的“恶望”化 | 第32-35页 |
第三章 无法抗拒的悲剧意识 | 第35-44页 |
第一节 生死循环的宿命论 | 第35-37页 |
第二节 自我救赎的反抗与死亡 | 第37-40页 |
第三节 出走的无奈与返乡的游离 | 第40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51页 |
攻硕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| 第51-52页 |
后记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