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中英文缩略词表 | 第9-10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0-12页 |
第2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12-19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12-13页 |
2.1.1 研究对象 | 第12页 |
2.1.2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12页 |
2.1.3 主要试剂 | 第12-13页 |
2.1.4 PCR引物 | 第13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13-19页 |
2.2.1 骨质疏松病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及培养 | 第13-14页 |
2.2.2 流式细胞仪检测OPBMSCs浓度 | 第14页 |
2.2.3 OPBMSCs接种并按检测指标分组、诱导 | 第14-15页 |
2.2.4 A指标OPBMSCs成脂诱导后油红O染色分析 | 第15页 |
2.2.5 C、E指标OPBMSCs成脂诱导后各组进行Westernblot分别检测PPAR-γ、C/EBPa蛋白表达 | 第15-16页 |
2.2.6 B、D指标OPBMSCs成脂诱导后各组进行Q-PCR分别检测PPAR-γ、C/EBPa成脂基因m RNA表达 | 第16-18页 |
2.2.7 统计分析 | 第18-19页 |
第3章 结果 | 第19-26页 |
3.1 细胞表面抗原的检测 | 第19-20页 |
3.2 OPBMSCs诱导17天后油红O染色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染色情况及各组OD的测定 | 第20-23页 |
3.3 OPBMSCs诱导17天后PPAR-γ和C/EBPa的WB检测 | 第23-25页 |
3.4 OPBMSCs诱导17天后PPAR-γ和C/EBPa的Q-PCR检测 | 第25-26页 |
第4章 讨论 | 第26-29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29-30页 |
5.1 结论 | 第29页 |
5.2 展望 | 第29-30页 |
致谢 | 第30-3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1-3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35-36页 |
综述 骨形态发生蛋白在骨科的研究进展 | 第36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