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质疏松对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骨融合的影响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引言 | 第9-11页 |
1 概述 | 第11-19页 |
1.1 骨质疏松症 | 第11-16页 |
1.1.1 骨质疏松症的定义 | 第11页 |
1.1.2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理 | 第11-12页 |
1.1.3 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 | 第12-13页 |
1.1.4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| 第13-14页 |
1.1.5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| 第14-16页 |
1.2 退行性腰椎失稳症 | 第16-19页 |
1.2.1 退行性腰椎失稳症的定义 | 第16-17页 |
1.2.2 退行性腰椎失稳症的病因病理 | 第17页 |
1.2.3 退行性腰椎失稳症的流行病学 | 第17页 |
1.2.4 退行性腰椎失稳症的诊断 | 第17-18页 |
1.2.5 退行性腰椎失稳症的治疗 | 第18-19页 |
2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| 第19-26页 |
2.1 病例选择 | 第19-20页 |
2.1.1 病例纳入标准 | 第19页 |
2.1.2 病例排除标准 | 第19-20页 |
2.2 一般资料 | 第20-21页 |
2.3 手术方式 | 第21页 |
2.4 术后处理 | 第21-22页 |
2.5 观察指标 | 第22页 |
2.6 植骨融合判定标准 | 第22-23页 |
2.7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| 第23-26页 |
2.7.1 VAS和JOA分值评定疗效 | 第23-26页 |
2.7.2 Nakai评分标准评估疗效 | 第26页 |
2.8 统计学方法 | 第26页 |
3 结果 | 第26-28页 |
3.1 植骨融合情况 | 第26-27页 |
3.2 临床效果 | 第27-28页 |
3.2.1 VAS和JOA评分结果 | 第27-28页 |
3.2.2 Nakai评估结果 | 第28页 |
4 讨论 | 第28-32页 |
4.1 OP围术期的应对策略 | 第29页 |
4.2 组间评分差异的原因 | 第29-30页 |
4.3 骨密度与术后骨融合及疗效的关系 | 第30页 |
4.4 OP对PLIF术后骨融合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4.5 OP围术期防治对策的意义 | 第31页 |
4.6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| 第31-32页 |
结论 | 第32-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3-37页 |
附录 | 第37-39页 |
英文缩略词表 | 第39-40页 |
综述 | 第40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
个人简历 | 第51-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