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9页 |
1.1 前言 | 第9-11页 |
1.2 氢能的优点及氢气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的重要性 | 第11-12页 |
1.3 炼厂主要制氢技术对比 | 第12-16页 |
1.4 两步法甲烷催化裂解制氢技术 | 第16页 |
1.5 甲烷催化裂解制氢反应机理 | 第16-19页 |
1.6 甲烷催化裂解催化剂研究进展 | 第19-28页 |
1.6.1 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| 第19-22页 |
1.6.2 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因素 | 第22-26页 |
1.6.3 甲烷催化裂解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 | 第26-28页 |
1.7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| 第28-29页 |
第二章 实验装置及分析方法 | 第29-33页 |
2.1 实验装置 | 第29-30页 |
2.1.1 催化剂固定床微反评价装置 | 第29-30页 |
2.1.2 气体产物分析与实验结果处理 | 第30页 |
2.2 实验中所用到的实验试剂及规格 | 第30-31页 |
2.3 催化剂表征方法 | 第31-33页 |
2.3.1 X射线衍射分析(XRD) | 第31页 |
2.3.2 低温氮气吸脱附表征 | 第31页 |
2.3.3 程序升温还原实验(H2-TPR) | 第31页 |
2.3.4 程序升温氧化-质谱实验(TPO-MS) | 第31页 |
2.3.5 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(UV-vis NIR) | 第31-33页 |
第三章 甲烷催化裂解制氢催化剂的制备 | 第33-71页 |
3.1 引言 | 第33页 |
3.2 NiO/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与MgO的添加对其活性影响的探究 | 第33-56页 |
3.2.1 活性组分的确定 | 第33-35页 |
3.2.2 氧化镍负载量对催化甲烷裂解活性的影响 | 第35-44页 |
3.2.3 不同金属和非金属改性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| 第44-47页 |
3.2.4 氧化镁的添加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| 第47-53页 |
3.2.5 不同焙烧温度对镁改性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| 第53-56页 |
3.3 Mg&La复合改性对催化剂反应活性的影响 | 第56-62页 |
3.3.1 双金属复合改性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| 第56-59页 |
3.3.2 La_2O_3的添加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| 第59-62页 |
3.4 分子筛作为载体的甲烷催化裂解催化剂的研究 | 第62-69页 |
3.4.1 不同分子筛载体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| 第62-64页 |
3.4.2 镍基ZSM-5 分子筛催化剂甲烷裂解活性探究 | 第64-69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69-71页 |
第四章 甲烷催化裂解制氢催化剂再生性能研究 | 第71-83页 |
4.1 引言 | 第71页 |
4.2 空速对催化剂反应活性的影响 | 第71-72页 |
4.3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| 第72-73页 |
4.4 反应时间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| 第73-74页 |
4.5 积碳催化剂的TPO-MS表征 | 第74-76页 |
4.6 不同再生时间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| 第76-78页 |
4.7 不同再生时间下催化剂连续反应再生循环实验 | 第78-80页 |
4.8 不同再生温度对催化剂连续反应再生循环性能的影响 | 第80-81页 |
4.9 本章小结 | 第81-83页 |
结论 | 第83-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5-94页 |
致谢 | 第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