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9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3-15页 |
1.2 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5-19页 |
1.2.1 激波诱燃冲压发动机可行性研究 | 第15-16页 |
1.2.2 悬臂斜坡喷注器混合过程研究 | 第16-18页 |
1.2.3 超声速流场光学诊断技术 | 第18-19页 |
1.3 研究现状评述 | 第19页 |
1.4 论文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超声速试验系统与流场数值仿真方法 | 第20-29页 |
2.1 超声速混合实验系统 | 第20-24页 |
2.1.1 空气加热器 | 第20-21页 |
2.1.2 超声速混合实验段 | 第21-22页 |
2.1.3 悬臂斜坡喷注器实验件 | 第22-23页 |
2.1.4 气体供应系统 | 第23页 |
2.1.5 测控系统 | 第23-24页 |
2.2 PLIF技术 | 第24-28页 |
2.2.1 PLIF探测丙酮 | 第24-25页 |
2.2.2 丙酮/氮气加热系统 | 第25-26页 |
2.2.3 PLIF测量系统 | 第26-28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悬臂斜坡喷注器流场结构研究 | 第29-43页 |
3.1 实验方案设计 | 第29-32页 |
3.1.1 实验方案 | 第29-30页 |
3.1.2 实验对象 | 第30页 |
3.1.3 实验工况 | 第30页 |
3.1.4 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处理 | 第30-32页 |
3.2 悬臂斜坡喷注器流场丙酮PLIF实验结果分析 | 第32-41页 |
3.2.1 涡生成角对比悬臂斜坡喷注构型流动混合场分析 | 第32-35页 |
3.2.2 缝形喷口悬臂斜坡喷注器流动混合场分析 | 第35-37页 |
3.2.3 双喷口悬臂斜坡喷注器构型流动混合分析 | 第37-41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四章 超声速流场悬臂斜坡燃料的流动与混合特性 | 第43-76页 |
4.1 数值仿真工况 | 第43页 |
4.2 悬臂斜坡对流场结构与流场涡形成发展的影响分析 | 第43-49页 |
4.2.1 悬臂斜坡构型非定常涡量分析 | 第44-45页 |
4.2.2 膨胀斜坡对悬臂斜坡喷注器横向截面流场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4.2.3 后掠角对悬臂斜坡喷注器横向截面流场的影响 | 第47页 |
4.2.4 三角截面构型对悬臂斜坡喷注器横向截面流场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4.2.5 双喷嘴构型对横向截面流场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4.3 悬臂斜坡喷注实验构型仿真结果分析 | 第49-59页 |
4.3.1 基准构型仿真结果分析 | 第50-52页 |
4.3.2 涡生成角度构型仿真结果分析 | 第52-53页 |
4.3.3 水平缝形喷口仿真结果分析 | 第53-56页 |
4.3.4 双喷嘴构型仿真结果分析 | 第56-59页 |
4.4 悬臂斜坡燃料的流动与混合性能数值仿真分析 | 第59-73页 |
4.4.1 悬臂斜坡喷注器性能参数 | 第59-61页 |
4.4.2 涡生成角度对悬臂斜坡喷注器性能与流场结构影响 | 第61-66页 |
4.4.3 缝形喷口对悬臂斜坡喷注器性能与流场结构影响 | 第66-70页 |
4.4.4 双喷口构型对悬臂斜坡喷注器性能与流场结构影响 | 第70-73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3-76页 |
结束语 | 第76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5页 |
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