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民政工作论文--信访工作论文

基层信访工作的难点和对策--以德州市D区为例

中文摘要第10-11页
Abstract第11页
第1章 导论第12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1.2 研究的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6-17页
第2章 基层信访相关概念及制度演变第17-21页
    2.1 基层信访的相关概念再探析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信访及基层信访的概念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现行基层信访机构第18页
    2.2 我国信访制度的历史发展及基层信访工作演变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信访制度的创立与探索阶段(1951—1978年)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信访制度的恢复和发展阶段(1978—2007年)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信访制度的统合和重塑阶段(2007年至今)第20-21页
第3章 基层信访工作的难点——以德州市D区为例第21-29页
    3.1 信访案件数量逐年增加第21-22页
    3.2 信访案件涉及的社会问题高度集中第22-24页
    3.3 集体上访现象突出、基层信访趋向组织化规模化第24-25页
    3.4 基层信访案件处理难度增大第25-27页
    3.5 闹访缠访等不法信访行为频发第27-28页
    3.6 越级上访、重复上访情况普遍存在第28-29页
第4章 我国基层信访工作难点的原因分析第29-40页
    4.1 处于社会转型期是根源性原因第29-30页
    4.2 信访法制建设不健全第30页
    4.3 信访体制存在弊端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信访部门职权设置过于局限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庞大分散的信访机构缺少统一协调第31-32页
    4.4 其他利益表达机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司法机制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人大和政协机制第33-34页
    4.5 政府信访工作有漏洞,信访机构队伍建设不完善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政府部门未能正确定位信访工作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基层信访工作人员数量、质量、待遇亟待提高第34-35页
    4.6 官员腐败、权力寻租等致使政府公信力下降第35-36页
    4.7 人民群众对信访认识有偏差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7.1 信“访”不信“法”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7.2 过度依赖行政部门上级和最高层的作用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7.3 择机上访以期给政府施压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7.4 认为集体上访可使政府妥协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7.5 为达最终目的而重复上访第39-40页
第5章 完善基层信访的建议与对策第40-50页
    5.1 改革现行信访体制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提高基层信访工作部门的独立性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适当扩大基层信访机构的权力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整合基层信访机构,统一协调处理信访事项第41页
    5.2 完善信访法制建设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国家层面:出台《信访法》作为信访工作的制度保障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地方层面:尽快制定和完善基层信访工作条例第42页
    5.3 转变政府部门工作作风,加强基层信访队伍建设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政府部门应理性看待信访问题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加强信访工作人员队伍建设第43-44页
    5.4 建立健全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机制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完善司法机制的利益表达功能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发挥人大和政协机制的利益表达功能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、网络等社会舆论的作用第46-47页
    5.5 严格约束公权力,提高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第47-48页
    5.6 结合第三部门作用,引导理性信访第48页
    5.7 纠正群众错误信访观念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7.1 加大宣传,使民众正确定位信访部门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7.2 对信访中的违法行为予以坚决打击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2页
致谢第52-53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层政府在楼宇经济发展中的职能定位--以苏州市姑苏区为例
下一篇:城市电视台的公共服务职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