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解释、案例论文

税法上的债务加入制度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引言第8-10页
1 问题的提出第10-12页
    1.1 案情简介第10-11页
    1.2 本案的争议焦点及问题的引入第11-12页
2 税法上的债务加入制度法理分析第12-19页
    2.1 税法上的债务加入制度概念第12-13页
    2.2 税法上的债务加入制度形式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债权人参与协议的两种情形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第三人与债务人协议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第三人向债权人单方承诺第16页
    2.3 税法上的债务加入制度与相近制度的区分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与民法上的债务加入制度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与纳税保证第17-19页
3 债务加入制度引入税法的实践法分析第19-22页
    3.1 债务加入制度的税法规范缺位第19页
    3.2 债务加入制度引入税法需重点关注问题总结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债务加入协议的性质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第三人的法律地位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债务加入的责任形式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第三人履行义务后的求偿权第21-22页
4 德国税法上的制度内容及启示第22-25页
    4.1 制度规范的主要内容第22-23页
    4.2 制度规范的几点启示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制度规范设置的原则精神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关于债务加入协议的性质认定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第三人的主体地位问题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对第三人履行义务后的求偿权规定第24-25页
5 税法上的债务加入制度模式构建第25-36页
    5.1“一个借鉴”——民法上制度设计的几种思路第25-27页
    5.2“两种路径”——税法上的债务加入制度构建的两种可能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第三人得为税收债务关系之主体的情形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第三人仅为私法债务关系主体的情形第30-32页
    5.3 对案例的再讨论及制度路径的选择建议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两种路径下对案例的再讨论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税法上债务加入制度的路径选择第34-36页
结语第36-37页
参考文献第37-40页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40-41页
致谢第41-42页

论文共4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彭真法律监督思想研究
下一篇:美国反向征收制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