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5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| 第8-11页 |
1.2 研究方法 | 第11页 |
1.3 本文结构 | 第11-12页 |
1.4 文献综述 | 第12-15页 |
1.4.1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2-13页 |
1.4.2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5-19页 |
2.1 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| 第15-17页 |
2.1.1 标准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| 第15-16页 |
2.1.2 中心—周边理论和国际依附论 | 第16页 |
2.1.3 新国际地域分工理论 | 第16-17页 |
2.2 自由贸易理论 | 第17-19页 |
2.2.1 绝对优势理论 | 第17页 |
2.2.2 比较优势理论 | 第17-18页 |
2.2.3 要素禀赋理论 | 第18-19页 |
第3章 中国以及东盟的农产品贸易概况 | 第19-44页 |
3.1 中国的农产品贸易概况 | 第19-25页 |
3.1.1 农业和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地位 | 第19-21页 |
3.1.2 中国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的位置 | 第21-22页 |
3.1.3 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商品结构 | 第22-23页 |
3.1.4 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地理方向 | 第23-25页 |
3.2 东盟经济发展及农产品贸易近况 | 第25-28页 |
3.2.1 东盟整体经济发展现状 | 第25-28页 |
3.2.2 东盟各国的农业及农产品贸易 | 第28页 |
3.3 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分析东盟各国的贸易特点 | 第28-44页 |
3.3.1 第一类东盟国家(新加坡、文莱) | 第28-30页 |
3.3.2 第二类东盟国家(马来西亚、泰国、菲律宾、印度尼西亚) | 第30-38页 |
3.3.3 第三类东盟国家(越南、柬埔寨、老挝、缅甸) | 第38-44页 |
第4章 中国-东盟贸易的现状 | 第44-53页 |
4.1 中国-东盟农产品贸易特征 | 第44-48页 |
4.1.1 2003年以来中国-东盟农产品贸易额快速增长 | 第44-47页 |
4.1.3 中国-东盟农产品贸易种类呈现多样性 | 第47页 |
4.1.4 中国-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潜力很大 | 第47页 |
4.1.5 中国农产品在东盟国家相对的劣势 | 第47-48页 |
4.2 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| 第48-50页 |
4.2.1 中国-东盟在农产品贸易上的比较优势 | 第48-49页 |
4.2.2 谷类及粮食制品的比较优势分析 | 第49页 |
4.2.3 肉类和其它蛋白质产品的比较优势 | 第49-50页 |
4.2.4 果蔬产品的优势比较分析 | 第50页 |
4.3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分析 | 第50-52页 |
4.3.1 资源互补性 | 第50-51页 |
4.3.2 技术互补性 | 第51-52页 |
4.4 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5章 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应采取的措施建议 | 第53-60页 |
5.1 建立农业经济交流合作机制 | 第53页 |
5.2 加强流通领域的建设,规范市场 | 第53-55页 |
5.3 实施农业产品差异化战略 | 第55-56页 |
5.4 加强优势农产品推广,开展贸易营销 | 第56-57页 |
5.5 扩大中国和东盟双向农业发展投资 | 第57-58页 |
5.6 发展加工业,促进出.,避免直接竞争 | 第58-59页 |
5.7 扩大领域,整合优势资源,打造自贸区 | 第59页 |
5.8 创造良好环境,吸引外资,鼓励走出去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