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1 绪论 | 第7-12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意义 | 第7-8页 |
1.2 研究的历史、现状以及趋势 | 第8-10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安排 | 第10-12页 |
2 常规短波信号的调制理论 | 第12-23页 |
2.1 调制的基本概念 | 第12-13页 |
2.2 模拟调制 | 第13-18页 |
2.2.1 幅度调制AM | 第13-14页 |
2.2.2 频率调制FM | 第14-15页 |
2.2.3 双边带调制DSB | 第15-16页 |
2.2.4 单边带调制SSB(包括LSB和USB) | 第16-18页 |
2.3 数字调制 | 第18-23页 |
2.3.1 振幅键控ASK | 第18-20页 |
2.3.2 频移键控FSK | 第20-21页 |
2.3.3 相移键控PSK | 第21-23页 |
2.3.4 正交幅相调制QAM | 第23页 |
3 信号盲识别的理论基础 | 第23-34页 |
3.1 信号处理的先验知识 | 第24-28页 |
3.1.1 短时傅里叶变换(STFT) | 第24-25页 |
3.1.2 采样频率的选取 | 第25页 |
3.1.3 高阶累积量和高阶矩的理论基础 | 第25-28页 |
3.2 载波频率的估计 | 第28-32页 |
3.2.1 周期图法 | 第28页 |
3.2.2 中心频率法 | 第28-29页 |
3.2.3 零交叉法 | 第29-30页 |
3.2.4 谱相关估计法 | 第30-31页 |
3.2.5 仿真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3 瞬时幅度、频率和相位的估计 | 第32-34页 |
4 信号分类算法的仿真 | 第34-52页 |
4.1 分类特征参数的提取 | 第34-45页 |
4.2 信号分类的算法流程 | 第45-47页 |
4.3 计算机仿真 | 第47-48页 |
4.3.1 门限的确定 | 第47页 |
4.3.2 算法的性能评估 | 第47-48页 |
4.4 基于星座图算法的正交幅相键控信号(QAM)的类内识别 | 第48-52页 |
5 信号分类算法在硬件平台的测试 | 第52-59页 |
5.1 短波接收机设备的系统简介 | 第52-53页 |
5.2 信号采集与处理单元 | 第53-56页 |
5.2.1 工作原理 | 第53-54页 |
5.2.2 AD9467的简介及应用 | 第54-56页 |
5.3 算法验证的实验 | 第56-59页 |
6 特殊信号的分析与识别 | 第59-67页 |
6.1 跳频信号 | 第59-63页 |
6.1.1 跳频信号的预选 | 第59-60页 |
6.1.2 跳频信号的参数估计 | 第60-62页 |
6.1.3 跳频信号的分选 | 第62-63页 |
6.2 短波自适应调制信号 | 第63-67页 |
6.2.1 2G-ALE与3G-ALE通信系统的对比 | 第63-66页 |
6.2.2 2G-ALE信号与3G-ALE信号的区分 | 第66-67页 |
7 总结及展望 | 第67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