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试自动组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
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| 第3-4页 |
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3页 |
1.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7-9页 |
1.1.1 论文研究背景 | 第7-8页 |
1.1.2 论文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1.2.1 国内发展状况 | 第9页 |
1.2.2 国外发展状况 | 第9-10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0-11页 |
1.4 论文的组织结构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介绍 | 第13-21页 |
2.1 自动组卷基本原则 | 第13页 |
2.2 试题的属性 | 第13-14页 |
2.3 遗传算法 | 第14-17页 |
2.4 层次分析法 | 第17-20页 |
2.5 模糊综合评价法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自动组卷系统的设计 | 第21-31页 |
3.1 在自动组卷中应用遗传算法 | 第21页 |
3.2 多目标优化的遗传算法求解策略 | 第21-22页 |
3.3 改进遗传算法 | 第22-25页 |
3.4 设计试题库 | 第25-28页 |
3.5 实数编码与交叉算子的设计 | 第28-31页 |
第四章 自动组卷系统的实现 | 第31-43页 |
4.1 系统功能设计 | 第31-33页 |
4.2 管理考试科目模块 | 第33-34页 |
4.3 试题库管理模块 | 第34-40页 |
4.4 仿真实验 | 第40-43页 |
第五章 自动组卷的评价 | 第43-55页 |
5.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| 第43页 |
5.2 计算指标权重系数 | 第43-50页 |
5.2.1 构建判断矩阵 | 第43-44页 |
5.2.2 计算相对权重系数 | 第44-50页 |
5.3 模糊综合评价 | 第50-55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5-57页 |
6.1 总结 | 第55页 |
6.2 展望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59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