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9-18页 |
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9-12页 |
第二节 研究综述 | 第12-15页 |
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15-18页 |
第一章 女性·同志·历史:主题的聚焦与变通 | 第18-32页 |
第一节 女性意识的缺失和重构——张毅的《玉卿嫂》、白景瑞的《金大班的最后一夜》等 | 第18-23页 |
第二节 “同志”符码的遮蔽和转移——张毅的《玉卿嫂》、虞戡平的《孽子》 | 第23-25页 |
第三节 历史叙事的沿承和发展——谢晋的《最后的贵族》、曹瑞原的《青春蝴蝶孤恋花》等 | 第25-32页 |
第二章 人物形象的重塑 | 第32-40页 |
第一节 融合、创造、改造和活化人物角色 | 第32-35页 |
第二节 人物语言的复制和改造 | 第35-40页 |
第三章 改变原著叙事时间的典型方式 | 第40-52页 |
第一节 转换时序和时空 | 第40-45页 |
第二节 调整叙事节奏:场景的增删和转换 | 第45-49页 |
第三节 重复元素:创造、还原或削弱 | 第49-52页 |
第四章 叙事视点的重选与修改 | 第52-59页 |
第一节 微调原著内外聚焦 | 第53-56页 |
第二节 化单一视点为混合视点 | 第56-59页 |
结语 | 第59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附录A: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6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