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enton预处理对混合菌降解稻草秸秆的影响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3页 |
1.1 稻草简介 | 第12-15页 |
1.1.1 我国稻草秸秆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12-13页 |
1.1.2 稻草秸秆组成 | 第13-15页 |
1.2 稻草秸秆的微生物降解 | 第15-18页 |
1.2.1 降解木质纤维素的酶及其降解机制 | 第15-16页 |
1.2.2 降解木质纤维素的微生物 | 第16-17页 |
1.2.3 混合菌培养降解木质纤维素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1.3 Fenton预处理 | 第18-19页 |
1.3.1 Fenton试剂及其反应原理 | 第18-19页 |
1.3.2 Fenton预处理的主要影响因素 | 第19页 |
1.4 胞外物质分析 | 第19-20页 |
1.4.1 胞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| 第19-20页 |
1.4.2 胞外酶活性 | 第20页 |
1.5 SPME与GC-MS联用 | 第20-22页 |
1.5.1 SPME工作原理与组成 | 第20-21页 |
1.5.2 GC-MS工作原理与组成 | 第21页 |
1.5.3 SPME与GC-MS的联用应用 | 第21-22页 |
1.6 论文研究构想 | 第22-23页 |
第2章 实验方法和仪器 | 第23-27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23-24页 |
2.1.1 实验菌种 | 第23页 |
2.1.2 培养基 | 第23页 |
2.1.3 药品和试剂 | 第23页 |
2.1.4 仪器 | 第23-24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24-27页 |
2.2.1 Fenton预处理 | 第24页 |
2.2.2 木质素测定 | 第24-25页 |
2.2.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| 第25页 |
2.2.4 红外光谱测定 | 第25页 |
2.2.5 培养组合设置 | 第25-26页 |
2.2.6 酶活测定 | 第26页 |
2.2.7 SPME(固相微萃取)采样 | 第26页 |
2.2.8 GC-MS分析条件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Fenton预处理对稻草秸秆的影响 | 第27-32页 |
3.1 Fenton预处理效果分析 | 第27-31页 |
3.1.1 Fenton试剂对木质素降解的影响 | 第27-29页 |
3.1.2 SEM分析预处理前后的稻草秸秆 | 第29-30页 |
3.1.3 FTIR分析预处理前后的稻草秸秆 | 第30-31页 |
3.2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4章 降解过程中酶活分析 | 第32-39页 |
4.1 各培养体系中酶活的测定 | 第32-38页 |
4.1.1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(LiP)酶活分析 | 第32-35页 |
4.1.2 锰过氧化物酶(MnP)酶活分析 | 第35-38页 |
4.1.3 纯培养和混合菌的酶活对比 | 第38页 |
4.2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5章 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分析 | 第39-62页 |
5.1 降解过程中GC-MS分析 | 第39-61页 |
5.1.1 A组(黄)中挥发性有机物分析 | 第39-42页 |
5.1.2 D组(F黄)中挥发性有机物分析 | 第42-47页 |
5.1.3 B组(黑)中挥发性有机物分析 | 第47-50页 |
5.1.4 E组(F黑)中挥发性有机物分析 | 第50-54页 |
5.1.5 C组(混)中挥发性有机物分析 | 第54-57页 |
5.1.6 F组(F混)中挥发性有机物分析 | 第57-61页 |
5.2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9页 |
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