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中国文学论文--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--小说论文--新体小说论文

李子云与“伤痕文学”

中文摘要第4-6页
英文摘要第6-7页
引言第10-16页
第一章 《上海文学》:“问题小说”的平台第16-23页
    第一节 《上海文学》与“伤痕文学”的契合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揭批“四人帮”的使命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助推“问题小说”第17-18页
    第二节 舆论空间的营造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李子云:以评促编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在“对话”中建构期刊舆论第20-23页
第二章 重建革命理想的尝试第23-32页
    第一节 李子云与“为文艺正名”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评论员文章的产生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为文艺正名”的蝴蝶效应第24-26页
    第二节 对知识分子的补偿性安抚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为知识分子正名”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对老干部身份的加冕第27-28页
    第三节 对“四化”新人的塑造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对“四化”新人的迫切需要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社会主义新人的塑造方式第30-32页
第三章 反思的错位第32-38页
    第一节 “伤痕文学”:控诉的可能与限度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问题小说”的瓶颈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对现代性症候的封建性误指第33-34页
    第二节 《上海文学》:游走于决裂与延续之间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与“文革”决裂的姿态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作者队伍:注重工农兵传统第35页
    第三节 李子云:自我缠绕的逻辑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为“问题小说”的合法性辩护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重建社会主义总体性的期待第36-38页
结语第38-40页
参考文献第40-45页
后记第45-46页
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46页

论文共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网络作家Priest研究
下一篇:《初学记》在宋代的流传与接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