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工业论文--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--基础理论论文

生油阶段泥页岩储集空间表征--以松辽盆地青山口组为例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4页
    1.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第12页
    1.4 技术路线第12-14页
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与样品信息第14-22页
    2.1 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第14-15页
    2.2 研究区构造演化第15-17页
    2.3 样品信息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采样点信息及基础实验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泥页岩样品矿物特征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泥页岩样品有机地化特征第20-22页
第三章 泥页岩孔隙结构表征第22-43页
    3.1 研究方法及原理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扫描电镜成像原理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高压压汞实验原理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低压气体吸附法原理第23-24页
    3.2 泥页岩储集空间定性表征第24-26页
    3.3 泥页岩储集空间定量表征第26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高压压汞法微观孔隙结构表征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低温氮气吸附法微观孔隙结构表征第28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CO_2吸附法微观孔隙结构表征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三种孔径测试方法共同表征泥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第40-43页
第四章 泥页岩孔隙结构分形研究第43-58页
    4.1 分形理论概述第43页
    4.2 高压压汞法求分形维数及应用第43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高压压汞法求泥页岩分形维数模型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分形维数D2与其它参数关系探讨第45-49页
    4.3 氮气吸附法求分形维数及应用第49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FHH法求分形维数模型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分形维数D1、D2与其它参数关系探讨第51-55页
    4.4 湖相泥页岩与海相泥页岩孔隙分形特征对比第55-58页
第五章 泥页岩油气富集关系研究第58-63页
    5.1 孔隙发育控制因素第58-60页
    5.2 孔隙与页岩油富集关系第60-63页
结论第63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70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0-71页
致谢第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孔店油田馆陶组河流相储层非均质性研究
下一篇:中亚地区长输管线项目的施工计划与控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