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一、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2-15页 |
一、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3页 |
二、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3-15页 |
三、文献评述 | 第15页 |
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内容安排、创新与不足 | 第15-18页 |
一、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二、内容安排 | 第16-17页 |
三、创新点和不足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结构性理财产品的类型及发展情况 | 第18-32页 |
第一节 结构性理财产品定义 | 第18页 |
第二节 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分类 | 第18-26页 |
一、按衍生交易部分所挂钩的资产划分 | 第19-24页 |
二、按收益率的类型划分 | 第24-25页 |
三、按投资币种划分 | 第25页 |
四、按收益设计类型划分 | 第25-26页 |
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发展情况 | 第26-32页 |
一、我国结构性理财产品早期的发展情况 | 第26-27页 |
二、我国结构性理财产品发展现状 | 第27-32页 |
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市场风险管理分析 | 第32-41页 |
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市场风险分析 | 第32-35页 |
一、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市场风险定义 | 第32页 |
二、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市场风险的分类 | 第32-34页 |
三、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市场风险大小的因素 | 第34-35页 |
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市场风险管理分析 | 第35-36页 |
一、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市场风险管理定义 | 第35页 |
二、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市场风险管理程序 | 第35-36页 |
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市场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| 第36-37页 |
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市场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7-41页 |
一、产品设计过程中风险意识淡薄 | 第37-38页 |
二、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全面 | 第38页 |
三、缺少专业理财和风险管理人才 | 第38-39页 |
四、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| 第39-41页 |
第四章 VaR方法在汇率挂钩型理财产品市场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| 第41-54页 |
第一节 VaR方法的基本理论 | 第41-42页 |
一、风险价值法(VaR) | 第41页 |
二、VaR的参数选择 | 第41-42页 |
第二节 VaR方法在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市场风险管理中的适用性 | 第42-43页 |
一、VaR方法有助于度量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市场风险 | 第42页 |
二、VaR方法有助于管理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市场风险 | 第42-43页 |
第三节 VaR方法在汇率挂钩型结构性理财产品市场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| 第43-54页 |
一、样本的选取和假设检验 | 第44-49页 |
二、蒙特卡罗模拟计算VaR | 第49-52页 |
三、历史模拟法计算VaR | 第52页 |
四、小结 | 第52-54页 |
第五章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市场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| 第54-60页 |
第一节 健全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设计和发行机制 | 第54-55页 |
一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| 第54页 |
二、做好市场细分 | 第54-55页 |
三、完善产品设计和发行机制 | 第55页 |
第二节 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 | 第55-56页 |
一、加大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力度 | 第55-56页 |
二、积极审慎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 | 第56页 |
第三节 加强结构性理财产品信息披露 | 第56-57页 |
第四节 加强结构性理财产品专业人员培养 | 第57页 |
一、加强对理财产品销售人员的专业培训 | 第57页 |
二、注重结构性理财产品风险管理人才培养 | 第57页 |
第五节 健全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市场风险管理体系 | 第57-60页 |
一、注重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 | 第57-58页 |
二、推广VaR方法度量市场风险 | 第58页 |
三、完善结构性理财产品风险管理制度 | 第58-60页 |
结语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附录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