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7-8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8-9页 |
| 英文缩略语 | 第10-11页 |
| 前言 | 第11-12页 |
| 1 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|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文献综述 | 第12-18页 |
| 1 儿童牙科畏惧症概念 | 第12页 |
| 2 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发病原因及诱发因素 | 第12-13页 |
| 2.1 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发病原因 | 第12页 |
| 2.2 儿童牙科畏惧症的诱发因素 | 第12-13页 |
| 3 儿童牙科畏惧症对治疗的影响 | 第13-14页 |
| 4 儿童牙科畏惧症的临床表现 | 第14页 |
| 4.1 负面情绪 | 第14页 |
| 4.2 不良认知 | 第14页 |
| 4.3 依从性差 | 第14页 |
| 5 儿童牙科畏惧症的评估方法 | 第14页 |
| 6 儿童牙科畏惧症的护理研究进展 | 第14-17页 |
| 6.1 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国内外进展状况 | 第14-15页 |
| 6.2 儿童牙科畏惧症的护理措施 | 第15-17页 |
| 7 展望 | 第17-18页 |
| 临床研究 | 第18-26页 |
| 1 研究类型 | 第18页 |
| 2 研究对象 | 第18页 |
| 2.1 治疗龋齿诊断标准 | 第18页 |
| 2.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| 第18页 |
| 3 分组方法 | 第18页 |
| 4 研究方法 | 第18-20页 |
| 4.1 对照组护理措施 | 第19页 |
| 4.2 观察组护理措施 | 第19-20页 |
| 5 评价指标 | 第20页 |
| 5.1 Frankl治疗依从性评分 | 第20页 |
| 5.2 血压、脉搏数值 | 第20页 |
| 5.3 CFSS-DS评分 | 第20页 |
| 6 统计学方法 | 第20-21页 |
| 7 研究结果 | 第21-26页 |
| 7.1 两组一般人口学资料比较 | 第21-22页 |
| 7.2 两组Frankl治疗依从性比较 | 第22-23页 |
| 7.3 两组血压和脉搏变化比较 | 第23页 |
| 7.4 两组治疗后CFSS-DS评分比较 | 第23-24页 |
| 7.5 观察组一般资料对牙科畏惧分数影响比较 | 第24-26页 |
| 讨论 | 第26-34页 |
| 1 观察组和对照组一般人口学资料讨论分析 | 第26-29页 |
| 1.1 年龄对牙科畏惧症的影响 | 第27页 |
| 1.2 性别对牙科畏惧症的影响 | 第27页 |
| 1.3 是否独生子女对牙科畏惧症的影响 | 第27页 |
| 1.4 母亲文化程度对牙科畏惧症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| 1.5 养育方式对牙科畏惧症的影响 | 第28页 |
| 1.6 分娩方式对牙科畏惧症的影响 | 第28页 |
| 1.7 儿童气质类型对牙科畏惧症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| 2 观察组和对照组Frankl治疗依从性讨论分析 | 第29-30页 |
| 3 观察组和对照组血压、脉搏讨论分析 | 第30-31页 |
| 4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CFSS-DS分数讨论分析 | 第31-32页 |
| 5 创新点 | 第32页 |
| 6 研究的局限性 | 第32页 |
| 7 研究建议 | 第32-34页 |
| 结语 | 第34-35页 |
| 致谢 | 第35-3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6-41页 |
| 附图 | 第41-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