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英文缩略词表 | 第9-10页 |
前言 | 第10-12页 |
研究对象与方法 | 第12-17页 |
1 观察对象 | 第12页 |
2 病例选择标准 | 第12页 |
3 纳入标准 | 第12-13页 |
4 排除标准 | 第13页 |
5 病例的终止、剔除及脱落标准 | 第13页 |
6 分组及治疗方法 | 第13-14页 |
7 观察指标 | 第14页 |
8 统计学处理 | 第14-15页 |
9 技术路线图 | 第15-17页 |
结果 | 第17-20页 |
1 MAS疗效分析 | 第17页 |
2 FMA上肢运动能力评分疗效分析 | 第17-18页 |
3 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分析 | 第18页 |
4 患侧肱二头肌表面肌电均方根值(RMS)分析 | 第18-20页 |
讨论 | 第20-26页 |
1 中医对中风后痉挛的认识 | 第20页 |
2 西医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机制的研究 | 第20页 |
3 督脉治疗痉挛的机理 | 第20-25页 |
4 问题与展望 | 第25-2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6-28页 |
结论 | 第28-29页 |
致谢 | 第29-30页 |
附录 | 第30-48页 |
附录1 文献综述 | 第30-43页 |
1 脑卒中的现状 | 第30页 |
2 脑卒中后上、下肢恢复的比较 | 第30-31页 |
3 现代医学对痉挛的研究 | 第31-36页 |
4 祖国医学对痉挛的认识 | 第36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3页 |
附录2 Fugl- meyer评定表 | 第43-45页 |
附录3 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 | 第45-46页 |
附录4 改良Ashworth分级法 | 第46-47页 |
附录5 临床研究观察表 | 第47-48页 |
附录6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