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| 第11-12页 |
1.3 论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2页 |
1.4 论文组织结构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SDN与DDOS的基本概念和技术背景 | 第14-36页 |
2.1 传统网络架构 | 第14-16页 |
2.2 SDN网络架构 | 第16-20页 |
2.2.1 应用层 | 第17-18页 |
2.2.2 北向接口 | 第18-19页 |
2.2.3 控制层 | 第19页 |
2.2.4 南向接口 | 第19-20页 |
2.2.5 数据层 | 第20页 |
2.3 OpenFlow协议 | 第20-27页 |
2.3.1 OpenFlow协议的发展过程 | 第20-21页 |
2.3.2 OpenFlow协议工作原理 | 第21-27页 |
2.4 Floodlight介绍 | 第27-28页 |
2.5 Open vSwitch和Mininet | 第28-29页 |
2.6 DDoS攻击检测方法 | 第29-33页 |
2.7 本章总结 | 第33-36页 |
第三章 检测针对SDN设备的DDoS攻击 | 第36-56页 |
3.1 针对SDN设备的DDoS攻击 | 第36-37页 |
3.2 现有检测针对SDN设备的DDoS攻击算法 | 第37-38页 |
3.3 基于端口packet-in速率的余弦相似度的DDoS攻击检测算法 | 第38-41页 |
3.4 实验设计与分析 | 第41-54页 |
3.4.1 实验环境介绍 | 第41-44页 |
3.4.2 参数的选择 | 第44-50页 |
3.4.3 实验步骤 | 第50-51页 |
3.4.4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51-54页 |
3.5 本章总结 | 第54-56页 |
第四章 针对服务器DDoS攻击的攻击源查找算法 | 第56-68页 |
4.1 利用SDN查找DDoS攻击源 | 第56-61页 |
4.1.1 现有的DDoS检测算法 | 第56页 |
4.1.2 已有的DDoS回溯算法 | 第56-57页 |
4.1.3 基于余弦相似度和流量不对称的DDoS攻击源查找算法 | 第57-61页 |
4.2 实验设计与分析 | 第61-66页 |
4.2.1 实验环境介绍 | 第61-64页 |
4.2.2 实验步骤 | 第64页 |
4.2.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64-66页 |
4.3 本章总结 | 第66-68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8-70页 |
5.1 论文总结 | 第68-69页 |
5.2 展望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