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论文--中国城市规划及建设论文

特色小镇的内涵延伸及空间建构策略探析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1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新型城镇化革命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国家政策导向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社会文化背景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发展现状趋势第13-16页
    1.2 研究内容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课题研究范畴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对象界定第17-18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目的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意义第19页
    1.4 研究框架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技术路线第20-21页
第二章 基础概述与相关理论第21-32页
    2.1 特色小镇基础概述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发展历程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定义内涵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基本特征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代表类型第23-25页
    2.2 国内外研究动向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国外研究动向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国内研究动向第26-28页
    2.3 相关理论研究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特色小镇与“田园城市理论”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特色小镇与“产业集聚理论”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特色小镇与“IP理论”第31-32页
第三章 特色小镇个性培育与内涵建设第32-51页
    3.1 地域资源整合第32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历史人文资源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地理区位条件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生态环境资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优质产品资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新兴产业机遇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6 整合发展策略第36-37页
    3.2 产业导入升级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主导产业选取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产业特色培育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产业链构建第40-41页
    3.3 品牌基因培育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品牌基因的培育要点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品牌基因的互动关系第45页
    3.4 文化内涵延伸第45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文化风习的传承与再造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社区共同体的构建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思维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“互联网+”的创新模式第48-50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第四章 特色小镇规划布局与空间建构第51-78页
    4.1 总体规划定位第51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规划设计路径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规划设计要点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主题功能定位第55-57页
    4.2 功能空间布局第57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产业布局塑造小镇空间格局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产业业态影响小镇功能分区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产业人文构筑小镇交通网络第64-67页
    4.3 建筑风貌塑造第67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地域资源潜化小镇建筑风格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地域环境渲染小镇建筑色调第69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地域文化衍生小镇建筑空间第73-74页
    4.4 特色场所营造第74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小镇标识场所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公共交流场所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文化体验场所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众创空间场所第76-77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77-78页
第五章 重庆寸滩“吊脚楼小镇”城市设计项目实践第78-104页
    5.1 项目概况第78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规划背景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场地概况第79-81页
    5.2 内涵构建策略第81-9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地域资源整合第81-8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小镇主题定位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产业定位及产业链构建第88-9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众创思维开发模式策划第90-92页
    5.3 空间构建策略第92-10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总体规划思路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功能空间布局第93-9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建筑风貌第96-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特色空间第100-103页
    5.4 实践总结反思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设计创新点第10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设计不足第103-104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04-106页
    6.1 研究结论第104页
    6.2 研究创新点第104-105页
    6.3 研究局限性第105页
    6.4 研究展望第105-106页
参考文献第106-108页
图表目录第108-111页
致谢第111-112页
作者简历第112页

论文共11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太湖流域排水达标区建设规划研究--以苏州市高新区通安镇为例
下一篇:模糊性空间研究--以校园景观实验性设计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