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引言 | 第9-21页 |
一、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(一)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二、核心概念界定 | 第10-11页 |
(一)大班额 | 第10-11页 |
(二)课堂问题行为 | 第11页 |
三、文献综述 | 第11-18页 |
(一)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5页 |
(二)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5-18页 |
四、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8-21页 |
(一)研究思路 | 第18页 |
(二)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(三)研究过程 | 第19-21页 |
第一章 小学大班额教学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分析 | 第21-27页 |
一、课堂问题行为的普遍性 | 第21-23页 |
(一)课堂问题行为的频率 | 第22-23页 |
(二)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 | 第23页 |
二、课堂问题行为的差异性 | 第23-27页 |
(一)学段差异 | 第23-24页 |
(二)性别差异 | 第24-25页 |
(三)时段差异 | 第25-26页 |
(四)学习成绩差异 | 第26-27页 |
第二章 小学大班额教学中课堂问题行为产生原因分析 | 第27-33页 |
一、学生自身因素 | 第27-28页 |
(一)学习兴趣不足 | 第27页 |
(二)学习习惯不良 | 第27-28页 |
(三)疾病的影响 | 第28页 |
二、教师因素 | 第28-30页 |
(一)教学方式单一 | 第28页 |
(二)课堂管理不当 | 第28-30页 |
三、环境因素 | 第30-33页 |
(一)班级规模过大 | 第30页 |
(二)家庭教育的缺失 | 第30-31页 |
(三)大众传媒的误导 | 第31-33页 |
第三章 关于减少小学大班额教学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建议 | 第33-40页 |
一、合理安排学生座次,创设良好课堂环境 | 第33-34页 |
(一)创设良好的环境 | 第33-34页 |
(二)合理安排学生座次 | 第34页 |
二、培养合格教学助手,减轻教师教学负担 | 第34页 |
三、运用多元教学方式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| 第34-35页 |
(一)做好教学设计 | 第35页 |
(二)采用多种方式 | 第35页 |
四、优化课堂管理,控制问题行为发生 | 第35-38页 |
(一)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管理 | 第35-36页 |
(二)多途径防范与处理课堂问题行为 | 第36-37页 |
(三)加强对个别学生的辅导和教育 | 第37-38页 |
五、加强校内外合作,发挥教育整体效应 | 第38-40页 |
(一)净化社会环境 | 第38页 |
(二)加强家校沟通 | 第38-40页 |
结语 | 第40-41页 |
注释 | 第41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附录 | 第45-47页 |
附录一: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观察表 | 第45-46页 |
附录二:访谈提纲 | 第46-4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47-48页 |
致谢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