货币供给与货币流动性管理--基于中央银行的角度分析
| 摘要 | 第6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8页 |
| 第1章 引言 | 第12-20页 |
| 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2页 |
| 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1.2 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3-16页 |
| 1.2.1 流动性界定的相关理论 | 第13-14页 |
| 1.2.2 货币流动性测度的相关理论 | 第14-15页 |
| 1.2.3 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理论 | 第15页 |
| 1.2.4 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的传导理论 | 第15-16页 |
| 1.2.5 评述 | 第16页 |
| 1.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| 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| 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| 1.4 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| 1.5 论文的基本框架 | 第18-20页 |
| 第2章 货币供给与货币流动性管理的理论基础 | 第20-34页 |
| 2.1 货币供给的内涵及其机制 | 第20-22页 |
| 2.1.1 货币供给的内涵 | 第20-21页 |
| 2.1.2 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 | 第21页 |
| 2.1.3 货币供给机制 | 第21-22页 |
| 2.2 货币流动性及其管理 | 第22-33页 |
| 2.2.1 货币流动性概念的界定 | 第22-23页 |
| 2.2.2 货币流动性的测度 | 第23-29页 |
| 2.2.3 货币流动性的管理 | 第29-33页 |
| 2.3 小结 | 第33-34页 |
| 第3章 我国货币流动性管理的现实分析 | 第34-42页 |
| 3.1 我国货币政策的背景与货币流动性概述 | 第34-36页 |
| 3.1.1 2008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沿革 | 第34页 |
| 3.1.2 我国货币流动性的概述 | 第34-36页 |
| 3.2 货币流动性对宏观经济影响的分析 | 第36-41页 |
| 3.2.1 货币流动性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| 3.2.2 货币流动性对物价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| 3.2.3 货币流动性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| 第38-41页 |
| 3.3 我国流动性管理的现状 | 第41页 |
| 3.4 小结 | 第41-42页 |
| 第4章 央行货币流动性管理效果的实证研究 | 第42-50页 |
| 4.1 变量的选取和单位根检验 | 第42-44页 |
| 4.1.1 变量的选取 | 第42页 |
| 4.1.2 变量的单位根检验 | 第42-44页 |
| 4.2 变量间的Johansen协整检验 | 第44-45页 |
| 4.3 格兰杰因果检验 | 第45-47页 |
| 4.4 实证分析及结论 | 第47-49页 |
| 4.4.1 脉冲响应分析 | 第47-48页 |
| 4.4.2 方差分解分析 | 第48-49页 |
| 4.4.3 实证结论 | 第49页 |
| 4.5 小结 | 第49-50页 |
| 第5章 强化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建议 | 第50-53页 |
| 5.1 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组合,加大工具的创新力度 | 第50-51页 |
| 5.2 注重政策的搭配,提高货币政策的传递效率 | 第51-52页 |
| 5.2.1 注重政策的松紧适度与政策搭配 | 第51页 |
| 5.2.2 提高货币政策的传递效率 | 第51-52页 |
| 5.3 建设货币政策的透明度 | 第52页 |
| 5.4 小结 | 第52-53页 |
| 结论与展望 | 第53-54页 |
| 1、结论 | 第53页 |
| 2、展望 | 第53-54页 |
| 附录 | 第54-57页 |
| 附录1 货币流动性对实体经济影响的原始数据 | 第54-55页 |
| 附录2 货币需求模型中变量单位根检验结果 | 第55-56页 |
| 附录3 货币需求模型中残差序列的平稳定检验结果 | 第56-5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7-62页 |
| 致谢 | 第62-63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