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绪论 | 第8-13页 |
第一章 苦难叙事与“神实主义” | 第13-26页 |
第一节 苦难叙事:生存意义的追寻 | 第13-18页 |
一、极致的苦难书写 | 第13-16页 |
二、生存意义的追寻 | 第16-18页 |
第二节 “神实主义”:荒诞化与寓言化 | 第18-26页 |
一、荒诞化叙事 | 第20-23页 |
二、寓言化叙事 | 第23-26页 |
第二章 叙事策略:结构与视角 | 第26-35页 |
第一节 叙事结构:“索源体”和“絮言体” | 第26-30页 |
一、《日光流年》:“索源体” | 第26-28页 |
二、《受活》:“絮言体” | 第28-30页 |
第二节 叙事视角:亡灵叙事 | 第30-35页 |
第三章 语言的陌生化:“偏离”与“戏仿” | 第35-46页 |
第一节 语言的“偏离” | 第36-43页 |
一、词汇偏离 | 第36-39页 |
二、方言偏离 | 第39-42页 |
三、语法偏离 | 第42-43页 |
第二节 戏仿:“红色语言” | 第43-46页 |
结语 | 第46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附录: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