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机器人技术论文--机械手论文

六自由度串联机械臂精度控制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机械臂研究现状第10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串联机械臂研究现状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我国串联机械臂研究现状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控制算法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视觉伺服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1.3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5-17页
    1.4 课题研究背景及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 1.5 本章小结第18-19页
第二章 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运动学精度模型第19-31页
    2.1 串联机械臂精度分析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误差来源分析第19-20页
    2.2 串联机械臂正运动学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机械臂位姿描述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相邻关节齐次变换矩阵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运动学模型第22-25页
    2.3 机械臂逆运动学第25-26页
    2.4 运动学模型建立与仿真第26-29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9-31页
第三章 基于未知载荷的六自由度串联机械臂补偿控制第31-41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1页
    3.2 系统动力学建模第31页
    3.3 基本原理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神经网络模型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问题描述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滑模控制理论第33-34页
    3.4 滑模神经网络补偿器控制方案设计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标称的计算力矩控制器的设计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神经网络系统及其函数逼近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基于滑模神经网络补偿器的设计第36-38页
    3.5 仿真分析第38-40页
    3.6 结论第40-41页
第四章 基于解耦协同多摄像机视觉伺服控制精度研究第41-57页
    4.1 摄像机模型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成像模型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摄像机内参数模型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摄像机外参数模型第43-44页
    4.2 视觉引导系统手眼标定方法研究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手眼系统分类第44-45页
    4.3 基于解耦协同多摄像机视觉伺服研究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多摄像视觉伺服常规控制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体内双边控制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双边协同控制策略第46-47页
    4.4 多摄像视觉伺服系统框架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解耦协同单元第47-48页
    4.5 仿真分析第48-54页
    4.6 结论第54-57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7-59页
    5.1 总结第57页
    5.2 工作展望第57-59页
致谢第59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5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物流产业与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研究
下一篇:透明玻璃平板表面缺陷在线检测系统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