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各种汽车论文--各种能源汽车论文--电动汽车论文

锂离子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第1章 绪论第17-2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7-19页
    1.2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发展与现状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动力电池的种类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类型和特性第21-22页
    1.3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锂离子电池的SOC估算研究现状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锂离子电池的均衡研究现状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国内锂离子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第26-27页
    1.4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意义第27页
    1.5 本文研究内容第27-29页
第2章 锂离子动力电池模型的建立第29-54页
    2.1 锂离子电池等效电路模型的建立第29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锂离子电池的模型种类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一种改进的锂离子电池DP等效电路模型第34-38页
    2.2 改进DP等效电路模型的参数辨识第38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锂电池可辨识模型的离散化处理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锂电池开路电压测试实验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模型参数辨识第44-51页
    2.3 模型的仿真与试验验证第51-53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53-54页
第3章 锂离子动力锂电池SOC估计第54-78页
    3.1 锂离子动力电池SOC估算的基本问题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锂电池SOC状态估算的基本概念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动力锂电池组的内阻测量第55-57页
    3.2 常用的SOC估算方法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开路电压法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安时积分法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其他估算方法第60-61页
    3.3 卡尔曼滤波算法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卡尔曼滤波的状态空间模型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卡尔曼滤波算法第63-64页
    3.4 一种改进中心差分卡尔曼滤波SOC估算方法第64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基于CDKF的锂离子电池SOC估算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改进的迭代CDKF估算方法第67-68页
    3.5 锂离子动力电池组SOC估算的现实问题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的电流偏差考虑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的电压偏差考虑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初始化的考虑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动力电池组整体SOC值估算问题第69-70页
    3.6 一种加权融合SOC估算方法第70-72页
    3.7 锂离子动力电池组SOC估算实验第72-77页
    3.8 本章小结第77-78页
第4章 锂离子动力电池最大功率估算第78-84页
    4.1 基于电池端电压的最大功率估算第78-79页
    4.2 基于电池SOC的最大功率估算第79-80页
    4.3 基于DP等效电路模型的电池最大功率估算第80页
    4.4 动力电池最大功率估算的应用第80-81页
    4.5 电池最大功率估算实验第81-83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83-84页
第5章 锂离子动力电池主动均衡控制第84-99页
    5.1 动力锂电池组均衡的种类第84-8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被动均衡方法第84-8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主动均衡方法第86-88页
    5.2 一种双层准谐振开关电容锂电池组均衡方法第88-9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准谐振双层开关电容均衡原理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准谐振双层开关电容均衡电路分析第89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串联锂电池组均衡的应用系统第93-95页
    5.3 均衡系统仿真第95-96页
    5.4 电池均衡实验第96-98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98-99页
第6章 锂离子动力电池BMS的电控系统设计第99-117页
    6.1 BMS的总体方案设计第99-100页
    6.2 BMS的主控模块设计第100-10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主控制器设计第100-10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电流检测设计第102-10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电池组绝缘监测设计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主控模块其他功能设计第105-106页
    6.3 BMS的从控模块设计第106-108页
    6.4 BMS的软件系统设计第108-109页
    6.5 动力电池组故障诊断及保护系统设计第109-115页
        6.5.1 建立动力电池可靠性层次结构模型第110-111页
        6.5.2 标度改进及构造判断矩阵第111-113页
        6.5.3 层次单排序(计算权向量)与检验第113-114页
        6.5.4 层次总排序与检验第114-115页
        6.5.5 结果分析及应用第115页
    6.6 本章小结第115-117页
总结与展望第117-120页
参考文献第120-130页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0-131页
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31-132页
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获奖及专利第132-133页
附录D 论文中用到的英文缩写索引第133-134页
致谢第134页

论文共13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整车道路循环工况下发动机热功转换过程及排放性能研究
下一篇:混合动力CVT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