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7-31页 |
1.1 论文题目解析 | 第17-18页 |
1.2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8-28页 |
1.2.1 压气机近零间隙的研究背景 | 第18-21页 |
1.2.2 压气机端区流动损失的研究背景 | 第21-23页 |
1.2.3 流动损失随间隙的变化 | 第23-25页 |
1.2.4 近零间隙流动损失的特点 | 第25-26页 |
1.2.5 周向槽机匣处理的研究背景 | 第26-28页 |
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8-31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28-29页 |
1.3.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29-31页 |
第二章 熵产量化分析方法的提出与控制体的建立 | 第31-51页 |
2.1 引言 | 第31页 |
2.2 示例研究对象——低速压气机转子IET-LAC | 第31-33页 |
2.3 数值模拟方法 | 第33-40页 |
2.3.1 数值计算模型简介 | 第34-40页 |
2.4 熵产控制体量化分析方法 | 第40-51页 |
2.4.1 控制体的建立 | 第40-42页 |
2.4.2 控制体形式熵产的表述 | 第42-43页 |
2.4.3 熵产控制体的独立性分析 | 第43-45页 |
2.4.4 低速转子常规间隙下的熵产分布 | 第45-51页 |
第三章 低速转子近零间隙及其机匣处理的端区熵产分布 | 第51-71页 |
3.1 引言 | 第51-52页 |
3.2 低速压气机端区熵产分布的数值研究 | 第52-54页 |
3.2.1 效率随间隙的变化 | 第52-53页 |
3.2.2 熵产分布随间隙的变化 | 第53-54页 |
3.3 近零间隙的熵产分布 | 第54-60页 |
3.3.1 轴向熵产分布 | 第55-56页 |
3.3.2 转子区径向熵产分布 | 第56页 |
3.3.3 动叶端区轴向熵产分布 | 第56-58页 |
3.3.4 动叶端区流动结构 | 第58-60页 |
3.4 低速压气机近零间隙周向槽机匣处理结构的选定 | 第60-64页 |
3.4.1 槽结构的选定 | 第60-61页 |
3.4.2 低速转子周向槽机匣处理的计算 | 第61-64页 |
3.5 低速压气机周向槽机匣处理流动损失分析 | 第64-68页 |
3.5.1 轴向熵产分布 | 第64-65页 |
3.5.2 转子区径向熵产分布 | 第65-66页 |
3.5.3 动叶端区轴向熵产分布 | 第66-68页 |
3.6 低速压气机周向槽机匣处理流动结构分析 | 第68-71页 |
3.6.1 动叶端区流动结构 | 第68-69页 |
3.6.2 稳定性分析 | 第69-71页 |
第四章 跨音转子近零间隙及其机匣处理的端区熵产分布 | 第71-95页 |
4.1 引言 | 第71-72页 |
4.2 高速转子性能参数及计算模型验证 | 第72-75页 |
4.2.1 跨音压气机J69 Stage简介 | 第72-73页 |
4.2.2 数值计算模型及验证 | 第73-75页 |
4.3 跨音转子近零间隙流动损失的量化研究 | 第75-81页 |
4.3.1 跨音转子流动损失随间隙的变化情况 | 第75-76页 |
4.3.2 跨音转子近零间隙的熵产分布 | 第76-81页 |
4.4 跨音转子近零间隙的流动结构 | 第81-84页 |
4.4.1 泄漏流结构 | 第81-82页 |
4.4.2 激波结构 | 第82-84页 |
4.5 跨音转子近零间隙周向槽结构的选定 | 第84-85页 |
4.6 跨音转子近零间隙周向槽机匣处理的熵产分布 | 第85-89页 |
4.6.1 周向槽机匣处理轴向熵产分布 | 第86-88页 |
4.6.2 周向槽机匣处理转子区径向熵产分布 | 第88-89页 |
4.6.3 周向槽机匣处理动叶端区轴向熵产分布 | 第89页 |
4.7 跨音转子近零间隙周向槽机匣处理流动结构分析 | 第89-95页 |
4.7.1 周向槽机匣处理的流场结构 | 第90-93页 |
4.7.2 跨音转子周向槽机匣处理的稳定性 | 第93-95页 |
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95-99页 |
5.1 本文内容总结 | 第95-96页 |
5.2 本文创新点 | 第96-97页 |
5.3 研究展望 | 第97-9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9-105页 |
主要符号说明 | 第105-10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| 第107-109页 |
致谢 | 第109-11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