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·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设计与创新点 | 第14-17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14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4-15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·创新要点 | 第16-17页 |
·论文结构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相关理论框架 | 第18-30页 |
·核心概念界定 | 第18-23页 |
·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时间表 | 第18-23页 |
·人口特征 | 第23页 |
·自然资源禀赋 | 第23页 |
·人口特征理论和衡量 | 第23-28页 |
·理论综述 | 第23-25页 |
·内部决定因素模型 | 第25-28页 |
·自然资源禀赋 | 第28-30页 |
·理论层面 | 第28-29页 |
·美国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潜力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实证分析 | 第30-40页 |
·理论模型 | 第30-31页 |
·样本及数据来源 | 第3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31-32页 |
·研究变量 | 第32-35页 |
·因变量 | 第32页 |
·自变量 | 第32-35页 |
·研究路线 | 第35-40页 |
·相关性分析 | 第35-37页 |
·判别性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假设检验 | 第38页 |
·logistic 回归结果 | 第38-40页 |
第4章 结论和展望 | 第40-46页 |
·研究结果讨论 | 第40-43页 |
·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| 第43-45页 |
·根据区域内的资源潜力差异化的发展可再生能源 | 第43页 |
·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目标规划不能只考虑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| 第43-44页 |
·重视民间环保组织的力量,加强对民众的环保宣传 | 第44-45页 |
·本文局限与展望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附录 1 静态时间表 | 第48-49页 |
附录 2 目标群体的社会构造和政治力量 | 第49-50页 |
附录 3 本文涉及的动态时间表 | 第50-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