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植物保护论文--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植物病害及其防治论文--侵(传)染性病害论文

南方根结线虫对噻唑膦的抗药性分析及其抗性治理策略初探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英文缩略表第12-13页
第一章 引言第13-20页
    1.1 根结线虫简介第13页
    1.2 南方根结线虫及其危害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南方根结线虫的分类地位、形态特征及生活史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南方根结线虫发生分布和危害第14页
    1.3 根结线虫的防治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根结线虫的化学防治及其抗药性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根结线虫的农业、生物及物理防治第16-17页
    1.4 植物寄生线虫乙酰胆碱酯酶研究进展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植物寄生线虫AChE分子型和ace基因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植物寄生线虫AChE的组织表达和功能研究第18-19页
    1.5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9-20页
第二章 南方根结线虫抗性和敏感种群及其总AChE对噻唑膦的敏感性研究第20-25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线虫材料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20-22页
    2.2 结果与分析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南方根结线虫抗性和敏感种群对噻唑膦的敏感性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南方根结线虫抗性和敏感种群AChE比活力比较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南方根结线虫抗性和敏感种群总AChE对噻唑膦的敏感性第23-24页
    2.3 讨论与小结第24-25页
第三章 南方根结线虫抗性和敏感种群乙酰胆碱酯酶基因CDS序列扩增和分析第25-34页
    3.1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5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线虫材料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主要试剂配制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南方根结线虫抗性和敏感种群总RNA提取和cDNA第一链合成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南方根结线虫抗性和敏感种群乙酰胆碱酯酶基因CDS扩增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6 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0页
    3.2 结果与分析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南方根结线虫抗性和敏感种群Mi-ace-1 和Mi-ace-2 基因CDS全长扩增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序列分析第30-33页
    3.3 小结与讨论第33-34页
第四章 RNAi介导的Mi-ace-2 基因功能与噻唑膦抗药性的关系分析第34-45页
    4.1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线虫材料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Mi-ace-1 和Mi-ace-2 基因dsRNA干扰片段合成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南方根结线虫抗性种群体外RNA干扰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6 RNA干扰后线虫AChE对噻唑膦的敏感性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7 RNA干扰后南方根结线虫抗性种群对噻唑膦的敏感性第39页
    4.2 结果与分析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dsRNA合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刺激浸泡体系建立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线虫取食效果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RNA干扰后南方根结线虫抗性种群对噻唑膦的敏感性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RNA干扰后南方根结线虫抗性种群总AChE对噻唑膦的敏感性第42-43页
    4.3 讨论与小结第43-45页
第五章 总状共头霉和淡紫拟青霉两种生防制剂混用防治南方根结线虫第45-52页
    5.1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线虫材料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生防微生物培养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体外抑制卵孵化实验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体外杀线活性测定实验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盆栽实验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6 温室小区实验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7 数据分析第47页
    5.2 结果和分析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总状共头霉、淡紫拟青霉和蜡状芽孢杆菌卵孵化抑制及幼虫室内生物测定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盆栽实验中生防微生物对植株生长和线虫数量的影响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温室小区实验中生防微生物对植株生长和线虫数量的影响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温室小区实验中黄瓜产量测定第50-51页
    5.3 讨论与小结第51-52页
第六章 土壤熏蒸结合机械化深耕处理防治连作土壤南方根结线虫第52-58页
    6.1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实验材料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试验设计和处理方法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取样调查方法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4 药效计算方法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5 土壤微量元素测定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6 产量测定第53页
    6.2 结果与分析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不同处理对土壤中南方根结线虫数量的影响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不同处理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不同处理对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影响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不同处理对西瓜产量的影响第56页
    6.3 讨论与小结第56-58页
第七章 全文结论第58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6页
致谢第66-67页
作者简历第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麦叶斑病菌鉴别品种体系组建及其毒性分析
下一篇:水稻乙烯信号途径转录因子OsEIL2介导的抗病功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