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中国法制史论文

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特点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绪论第10-22页
第一章 革命根据地时期法制建设概述第22-30页
    第一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:建立苏维埃共和国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背景状况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》等法规第23-25页
    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时期: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背景状况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《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》等法规第25-26页
    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:建立巩固的后方根据地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背景状况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1946年《哈尔滨市施政纲领》等法规第27-29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二章 立法思想的特点:“一切从实际出发”第30-47页
    第一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立法宗旨:“发展革命战争是一切工作的中心”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、农民、红军及一切劳苦群众”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消灭一切剥削阶级”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“共产党是苏区政权的领导者”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借鉴性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灵活变通,缺乏体系第34页
    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立法原则:承认《六法全书》合法性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团结、抗战和救中国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强调“法源在人民”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追求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”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“争取政治上的民主与自由”,保障人权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党的政策是边区法制建设的灵魂第38-39页
    第三节 解放区立法指导思想:“民主建国”第39-4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立法应保障民主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以巩固政权、支援战争为目的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立法联系实际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“着手建立正规法治”第44-45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45-47页
第三章 法制内容的特点:“农村包围城市”第47-75页
    第一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法制内容特点:“工农民主专政”第47-5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鲜明的阶级性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充分的民主性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服务于革命斗争的需要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以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为主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法制内容有“左”的倾向第51-53页
    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法制内容特点:保障民主和人权第53-5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立法联系实际,纠正了左的错误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以保障民主和人权为主要内容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法制内容彰显平等的精神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有条件地援用《六法全书》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临时过渡性第59页
    第三节 解放区法制内容的一般特点:“废旧立新”第59-6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突出的民主性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从减租减息到“耕者有其田”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法制从临时走向全面正规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践行法治,依法行政第63-66页
    第四节 哈尔滨解放区法制内容特点:法制“城市化”第66-7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民主建市第66-6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全面推进苏联法的“中国化”实践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法制调整重点转向城市社会关系第70-73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73-75页
第四章 司法建设的特点:从“工具司法”到“人民司法”第75-104页
    第一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司法建设特点:“工具司法”第75-8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司法机关:战时性、临时性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诉讼审判:阶级性、民主性与群众性第78-82页
    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司法建设特点:“人民司法”形成第82-9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司法机关:法院为边区政府组成部分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诉讼审判:为民、利民、便民第83-91页
    第三节 哈尔滨解放区司法建设特点:城市化创新第91-10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司法机构:过渡性第9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诉讼审判:传承中创新第92-103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103-104页
第五章 借鉴与思考第104-112页
    第一节 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的经验与借鉴第104-10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法制建设离不开党的领导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法制建设服务于特定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立法为民,发扬人民民主,始终依靠人民群众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事实求是,不断创新,法制才能永葆活力第107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始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,强调司法公正第107-108页
    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的反思第108-11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要处理好党的领导和法制建设的关系第10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借鉴国外法不应忽视国情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不可否定法的继承性第110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110-112页
结语第112-115页
参考文献第115-121页
致谢第121-122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2页

论文共12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村级党组织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--以江苏省G县为例
下一篇:习近平政治规矩思想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