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--环境生物学论文--环境微生物学论文

14株海洋放线菌活性产物筛选及菌株MA03抑AFT效能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1章 绪论第17-34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-18页
    1.2 黄曲霉毒素污染及防治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现状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治理现状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黄曲霉毒素的生物防治第20页
    1.3 海洋放线菌资源简介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海洋放线菌的特征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海洋放线菌的开发现状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海洋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生理活性的多样性第23-24页
    1.4 甘薯渣的资源化利用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甘薯渣的产生与危害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甘薯渣的主要利用方式第24-27页
    1.5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活性成分的分离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微生物产次级代谢产物菌株的初筛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微生物代谢产物活性成分分离技术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质谱分析技术及其应用第28-29页
    1.6 发酵过程优化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培养基成分对微生物代谢的影响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优化方法第30-32页
    1.7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7.1 主要研究内容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7.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第33-34页
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4-49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菌种来源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培养基及相关溶液的配制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第35-36页
    2.2 抑黄曲霉毒素活性检测方法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海洋放线菌发酵液的处理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Tip culture法检测海洋放线菌抑黄曲霉毒素活性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平板对峙实验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菌株MA03代谢产物抑制寄生曲霉侵染粮食实验第37-38页
    2.3 抗肿瘤活性检测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MTT法检测海洋放线菌抗肿瘤活性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肿瘤细胞集落形成实验第39页
    2.4 海洋放线菌的分类鉴定及II型PKS基因的扩增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基于 16S r DNA序列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海洋放线菌II型PKS基因的扩增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菌株MA03的分类鉴定方法第40-41页
    2.5 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色素的提取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色素性质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2.6 菌株MA03产抑AFT有效成分的分离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菌株MA03抑AFT有效成分活性跟踪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菌株MA03抑AFT有效成分的分离第42-43页
    2.7 菌株MA03产抑AFT有效成分发酵条件优化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7.1 以高氏一号培养基为基础的单因素实验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7.2 以甘薯渣为营养基质的单因素优化实验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7.3 响应面优化及结果验证第46页
    2.8 菌株MA03发酵液抗氧化和纤维素酶活性检测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8.1 菌株MA03发酵液抗氧化能力检测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8.2 菌株MA03发酵液纤维素酶活性测定第48-49页
第3章 海洋放线菌抑AFT菌株筛选鉴定和PKS II基因扩增第49-77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9页
    3.2 海洋放线菌抑AFT菌株的筛选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海洋放线菌发酵上清液的抑AFT活性分析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海洋放线菌发酵上清液粗提物的抑AFT能力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3.3 海洋放线菌其他生理活性菌株的筛选第52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抗肿瘤活性菌株的筛选第53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产色素菌株的筛选及色素性质分析第61-68页
    3.4 抑AFT海洋放线菌菌株的分类鉴定第68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菌落的形态特征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基于 16S r RNA基因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第69-72页
    3.5 抑AFT海洋放线菌菌株的II型PKS基因扩增第72-75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75-77页
第4章 菌株MA03抑AFT有效成分分离及效能研究第77-102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77页
    4.2 菌株MA03的分类鉴定第77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形态学特征观察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生理生化特征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系统发育分析第79-81页
    4.3 菌株MA03抑黄曲霉毒素有效成分的分离第81-9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对活性组分的HPLC分析第84-8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对活性组分的质谱分析第87-94页
    4.4 菌株MA03发酵产物抑制寄生曲霉对粮食侵染的效能分析第94-9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菌株MA03发酵产物抑制寄生曲霉对花生侵染的效能分析第95-9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菌株MA03发酵产物抑制寄生曲霉对大米侵染的效能分析第96-98页
    4.5 菌株MA03发酵上清液的抗氧化作用研究第98-10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总抗氧化能力的分析第9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检测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检测第100-101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101-102页
第5章 菌株MA03产抑AFT有效成分发酵条件优化第102-131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102页
    5.2 菌株MA03以高氏一号培养基为基础的发酵条件优化第102-11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不同因素对菌株MA03产抑AFT有效成分的影响第102-10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Plackett-Burman实验对关键影响因素的确定第108-11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爬坡实验结果第11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响应面优化结果及实验验证第110-114页
    5.3 菌株MA03所产纤维素酶活性分析第114-11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菌株MA03所产纤维素酶的底物分析第11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菌株MA03所产纤维素酶性质研究第115-117页
    5.4 菌株MA03以甘薯渣为营养基质的发酵条件优化第117-12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菌株MA03产抑AFT有效成分的单因素优化实验第117-12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关键影响因素的PB设计优化第123-12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爬坡实验结果分析第124-12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响应面优化结果及实验验证第125-129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129-131页
结论第131-133页
参考文献第133-144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第144-146页
致谢第146-147页
个人简历第147页

论文共1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复杂产品设计中参数关联和等效简化方法及其应用
下一篇:铜绿假单胞菌SJTD-1降解烷烃的分子机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