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汴一体化背景下开封市住宅价格空间分异研究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2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| 第13-15页 |
1.2.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| 第13-14页 |
1.2.2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| 第15-17页 |
2 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7-27页 |
2.1 住宅价格研究的新视角 | 第17-20页 |
2.1.1 更加关注后工业化社会特征 | 第17页 |
2.1.2 更加关注行为和制度因素 | 第17-18页 |
2.1.3 更加关注多阶段和多层级比较研究 | 第18-19页 |
2.1.4 更加关注时空动态综合分析 | 第19-20页 |
2.2 国外住宅价格相关实证研究 | 第20-22页 |
2.2.1 住宅市场宏观影响因素 | 第20-21页 |
2.2.2 住宅市场微观影响因素 | 第21-22页 |
2.3 国内城市住宅价格研究进展 | 第22-24页 |
2.3.1 中国城市住宅总体水平研究 | 第22-23页 |
2.3.2 中国城市住宅价格空间分异研究 | 第23-24页 |
2.3.3 中国城市住宅价格的影响因素研究 | 第24页 |
2.4 一体化下住宅相关研究的进展 | 第24-25页 |
2.5 相关评述 | 第25-27页 |
3 一体化下城市住宅价格空间分异的理论分析 | 第27-35页 |
3.1 城市内部住宅价格空间分异的理论分析 | 第27-31页 |
3.1.1 区位因素与住宅价格 | 第27-29页 |
3.1.2 邻里因素与住宅价格 | 第29-30页 |
3.1.3 建筑因素与住宅价格 | 第30页 |
3.1.4 一体化因素与住宅价格 | 第30-31页 |
3.2 城市住宅价格空间分异的模式 | 第31-34页 |
3.2.1 单中心圈层模式 | 第31-32页 |
3.2.2 单中心圈层多次中心模式 | 第32页 |
3.2.3 外中心作用下的单中心圈层模式 | 第32-33页 |
3.2.4 混合模式 | 第33-34页 |
3.3 小结 | 第34-35页 |
4 郑汴一体化下城市住宅价格空间分异 | 第35-59页 |
4.1 研究区域 | 第35-40页 |
4.1.1 研究区经济社会概况 | 第36-38页 |
4.1.2 郑汴一体化进程 | 第38-40页 |
4.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| 第40-46页 |
4.2.1 数据来源与处理 | 第40-41页 |
4.2.2 研究方法 | 第41-46页 |
4.3 城市住宅价格市场特征与空间分异 | 第46-56页 |
4.3.1 城市住宅价格市场特征分析 | 第46-48页 |
4.3.2 城市住宅价格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| 第48-51页 |
4.3.3 城市住宅价格局部空间分布差异 | 第51-56页 |
4.4 小结 | 第56-59页 |
5 郑汴一体化下城市住宅价格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 | 第59-79页 |
5.1 城市住宅价格Hedonic模型 | 第59-62页 |
5.2 Hedonic模型与变量 | 第62-69页 |
5.2.1 Hedonic模型函数选择 | 第62页 |
5.2.2 相关变量选取 | 第62-67页 |
5.2.3 模型估计与检验 | 第67-69页 |
5.3 结果与解释 | 第69-76页 |
5.3.1 特征变量显著性变化 | 第69-71页 |
5.3.2 特征变量符号预期 | 第71-73页 |
5.3.3 特征变量弹性分析 | 第73-74页 |
5.3.4 特征变量影响度分析 | 第74-76页 |
5.4 小结 | 第76-79页 |
6 结论与讨论 | 第79-83页 |
6.1 结论 | 第79-80页 |
6.2 可能创新点 | 第80-81页 |
6.3 不足与展望 | 第81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9页 |
致谢 | 第89-9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91-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