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1-16页 |
1.1 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1.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3 文章结构和创新点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审计风险的基本理论分析 | 第16-27页 |
2.1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概论 | 第16-19页 |
2.1.1 关联方关系的定义和界定标准 | 第16-18页 |
2.1.2 关联方交易的内涵 | 第18页 |
2.1.3 上市公司滥用关联交易的危害分析 | 第18-19页 |
2.2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审计风险理论 | 第19-27页 |
2.2.1 审计风险的基本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2.2 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| 第20-22页 |
2.2.3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分析 | 第22-23页 |
2.2.4 关联交易的重大错报风险在上市公司的表现形式 | 第23-24页 |
2.2.5 关联交易的检查风险在上市公司的表现形式 | 第24-27页 |
第3章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 | 第27-34页 |
3.1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审计形成较高重大错报风险的原因 | 第27-30页 |
3.1.1 股权结构导致关联交易主体地位不平等 | 第27-28页 |
3.1.2 公司治理结构缺陷,内部控制制度失效 | 第28-29页 |
3.1.3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,违规成本低 | 第29-30页 |
3.1.4 上市公司可能存在关联交易舞弊现象 | 第30页 |
3.2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审计形成较高检查风险的原因 | 第30-34页 |
3.2.1 现行审计准则和审计方法存在缺陷 | 第30-31页 |
3.2.2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审计难度较大 | 第31-32页 |
3.2.3 关联交易的定价及披露过于随意 | 第32-33页 |
3.2.4 审计人员的道德和素质无法适应需要 | 第33-34页 |
第4章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| 第34-45页 |
4.1 注册会计师规避和防范关联交易审计风险的相关措施 | 第34-41页 |
4.1.1 谨慎承接关联交易频繁的客户,严格评估风险水平 | 第34-35页 |
4.1.2 实施特定的关联交易审计程序,准确识别其审计风险 | 第35-37页 |
4.1.3 善于运用联合审计、分析性复核方法进行审计 | 第37-38页 |
4.1.4 强化关联交易定价政策披露的透明度 | 第38-39页 |
4.1.5 明确审计责任范围,建立关联交易的专项风险防范基金 | 第39-40页 |
4.1.6 加强后期的教育培训,提升审计人员综合素养 | 第40-41页 |
4.2 改善注册会计师执行关联交易审计的外部风险环境 | 第41-45页 |
4.2.1 优化上市公司整体结构,减少审计人员面临的风险压力 | 第41-42页 |
4.2.2 完善和强化行业管理,建立良好的审计环境 | 第42-45页 |
结语 | 第45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