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2页 |
第二章 色彩心理 | 第12-20页 |
一、色彩调查 | 第12-16页 |
(一)儿童色彩心理 | 第12-15页 |
(二)色彩感受调查分析 | 第15-16页 |
二、色彩语义 | 第16-20页 |
(一)色彩的经验联想 | 第16-17页 |
(二)色彩的心理联想 | 第17-19页 |
(三)色彩所带来的情感体验 | 第19-20页 |
第三章 动画中的色彩运用 | 第20-27页 |
一、绘画中色彩所具备的情感符号 | 第20-21页 |
二、色彩的抽象意义和符号化 | 第21-22页 |
三、动态色彩 | 第22-25页 |
(一)动态色彩的概括能力 | 第22-24页 |
(二)色彩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表现 | 第24-25页 |
四、色彩通感 | 第25-26页 |
注释 | 第26-27页 |
第四章 色彩在电影中所起到的作用 | 第27-35页 |
一、色彩所展现的电影主题基调 | 第27-31页 |
(一)主题基调所带来的铺垫 | 第27-28页 |
(二)色彩用以区分剧情和气氛的功能 | 第28-30页 |
(三)黑白色彩的回归 | 第30-31页 |
二、色彩表现出的人物内心情感 | 第31-32页 |
三、色彩所营造的气氛及深化主题作用 | 第32-35页 |
第五章 色彩在动画电影中所呈现的文化内涵及传达的意义 | 第35-49页 |
一、象征与隐喻功能 | 第35-38页 |
(一)色彩的符号特征在动画电影中的应用 | 第36页 |
(二)色彩背后的隐喻功能 | 第36-38页 |
二、色彩对叙事功能和造型的强化性 | 第38-39页 |
三、动画电影色彩的运动性 | 第39-40页 |
四、对于展现民族性和哲学性色彩所起到的推波助澜作用 | 第40-48页 |
(一)《凯尔经的秘密》所引发的民族色彩符号反思 | 第40-41页 |
(二)《乐高大电影》中“万神殿”的色彩所体现的西方哲学思想 | 第41-42页 |
(三)色彩在动画剧《兽械争霸》中对西方哲学思想起到的升华作用 | 第42-44页 |
(四)从《火影忍者》的色彩看日本动画电影及其民族文化的拿来主义 | 第44页 |
(五)迪士尼和梦工厂中色彩所借用的外来文化 | 第44-45页 |
(六)皮克斯和现实扭曲力场 | 第45-47页 |
(七)从《大圣归来》中所运用的色彩看中国动画电影的先期文化铺垫 | 第47-48页 |
注释 | 第48-49页 |
结论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2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