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--试剂论文--临床诊断用试剂论文

钆双胺和门冬酰胺的合成工艺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前言第8-9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-27页
    1.1 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作用原理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磁共振造影剂的基本要求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分类第10-12页
    1.2 磁共振造影剂的研究进展第12-15页
    1.3 磁共振造影剂的展望第15页
    1.4 钆双胺简介第15-16页
    1.5 当前文献报道的合成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二乙基三胺五乙酸二酐制备方法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二乙基三胺五乙酸二甲酰胺的制备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钆双胺的制备方法第17页
    1.6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第17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概述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制备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6.3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在药物领域的应用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6.4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6.5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在食品工业方面的应用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6.6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在日用化工方面的应用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6.7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第23-24页
    1.7 氨基酸衍生物的展望第24页
    1.8 门冬酰胺简介第24-25页
    1.9 合成方法现状第25-27页
第二章 钆双胺的合成工艺研究第27-39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7页
    2.2 课题研究目标第27-28页
    2.3 实验部分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实验原理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实验试剂及原料第29-30页
    2.4 钆双胺的合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二乙三胺基五乙酸二酐的合成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二乙三胺基五乙酸二甲酰胺盐酸盐的合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钆双胺的合成第31页
    2.5 结果与讨论第31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二乙三胺基五乙酸制备二乙三胺基五乙酸二酐的结果与讨论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.1.1 反应温度对二乙三胺五乙酸二酐产率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.1.2 醋酸酐用量对二乙三胺五乙酸二酐收率的影响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.1.3 吡啶用量对二乙三胺五乙酸二酐收率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.1.4 反应时间对二乙三胺基五乙酸二酐收率的影响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.1.5 产品纯化中溶剂的选择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二乙三胺五乙酸二甲酰胺盐酸盐的合成结果与讨论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.2.1 甲胺水溶液量对合成二乙三胺五乙酸二甲酰胺盐酸盐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.2.2 温度对二乙三胺五乙酸二甲酰胺盐酸盐的影响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.2.3 重结晶溶剂比例对纯度的影响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.2.4 重结晶次数的选择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.2.5 重结晶过程中加入晶种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二乙三胺五乙酸二甲酰胺盐酸盐制备钆双胺的结果与讨论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.3.1 钆金属化合物的选择对钆双胺纯度的影响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.3.2 反应时间对钆双胺纯度的影响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钆双胺中试产品液相检测结果第37页
    2.6 钆双胺成本核算第37-38页
    2.7 本章小结第38-39页
第三章 门冬酰胺的合成工艺研究第39-48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9页
    3.2 本课题研究目标第39页
    3.3 实验原理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实验原理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原料及仪器第40-41页
    3.4 门冬酰胺的合成第41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门冬氨酸β-甲酯盐酸盐的合成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门冬酰胺的合成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门冬氨酸的回收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门冬氨酸酯化制备门冬氨酸β-甲酯盐酸盐的结果与讨论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4.1 氯化亚砜用量对门冬氨酸β-甲酯盐酸盐收率的影响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4.2 甲醇用量对门冬氨酸β-甲酯盐酸盐收率的影响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4.3 反应温度对门冬氨酸β-甲酯盐酸盐收率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4.4 反应时间对门冬氨酸β-甲酯盐酸盐收率的影响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门冬氨酸β-甲酯盐酸盐制备门冬酰胺的结果与讨论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5.1 催化剂种类对门冬酰胺产率的影响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5.2 反应时间对门冬酰胺产率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5.3 反应温度对门冬酰胺产率的影响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5.4 氨水量对门冬酰胺产率的影响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5.5 氨气量对门冬酰胺产率的影响第46-47页
    3.5 门冬酰胺成本核算第47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47-48页
结论第48-49页
参考文献第49-55页
附录第55-58页
致谢第58-59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9-60页

论文共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老化对瓶级PET性能的影响研究
下一篇:轮胎硫化机热板的热流固耦合分析与改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