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橡胶工业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机械与设备论文

轮胎硫化机热板的热流固耦合分析与改进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1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1-12页
    1.2 轮胎硫化机和热板技术的研究概况第12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轮胎硫化和轮胎硫化机简介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轮胎硫化热板技术的发展现状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热板内温度场分析方法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硫化机组件在多场耦合作用下结构分析研究概况第18-19页
    1.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主要研究内容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意义第20页
    1.4 本章小结第20-21页
第二章 热板的传热和受力分析及温度分布测量第21-32页
    2.1 轮胎的制造过程第21-22页
    2.2 液压轮胎硫化机的工作过程第22页
    2.3 轮胎硫化机热板的结构和工作条件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热板在轮胎硫化机中位置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热板的结构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轮胎硫化热板的工作条件第25-26页
    2.4 轮胎硫化机热板中热量传递过程分析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热板的对流换热过程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热板的导热过程第27-28页
    2.5 轮胎硫化机热板的温度分布测量和所受机械载荷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热板的温度分布测量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热板温度分布规律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轮胎所受机械载荷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31-32页
第三章 热板在热-流-固耦合状态下温度场模拟与分析第32-53页
    3.1 热-流-固耦合状态下温度场模拟的基本理论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描述物理过程和耦合条件的方程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湍流模型和湍流模型的选择第33-34页
    3.2 热-流-固耦合温度场模拟所用软件和模拟流程第34-35页
    3.3 热板模型的建立和网格的划分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计算域的生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各计算域的网格划分第36-38页
    3.4 热-流-固耦合温度场模拟的前处理和求解设置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边界条件和材料的设置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湍流模型、初始化和求解器设置第39-40页
    3.5 热板温度场模拟结果第40-42页
    3.6 热板温度的分布不均匀性分析第42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热板内蒸汽的流动和换热情况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热板低温区产生的原因第43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热板高温区产生的原因第48-52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四章 对轮胎硫化机热板的改进第53-63页
    4.1 热板中热量传递过程的协同性分析第53-55页
    4.2 采用涡发生器对热板的改进第55-56页
    4.3 改进后热板带温度场模拟与分析第56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改进后热板带的温度场模拟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涡发生器对热板改进效果的分析第56-62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2-63页
第五章 热板在热-流-固耦合状态下结构分析第63-71页
    5.1 结构分析的基本原理第63-65页
    5.2 热板在热-流-固耦合状态下结构分析第65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热-流-固耦合的分析方法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热板的应力分布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热板的应变分布第68-70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70-71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1-73页
    6.1 总结第71-72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72-73页
参考文献第73-77页
致谢第77-78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研究第78页
    1.发表论文第78页
    2.参加科研项目第78页

论文共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钆双胺和门冬酰胺的合成工艺研究
下一篇:具有多级中间水道的循环冷却水系统优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