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受性问题的生物学解释路径及其意义
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引言 | 第9-12页 |
第一章 感受性问题的含义及由来 | 第12-18页 |
1.1 感受性问题的含义 | 第12-13页 |
1.2 感受性问题的由来 | 第13-18页 |
1.2.1 古希腊和中世纪的感受性问题 | 第14-15页 |
1.2.2 近代认识论中的感受性问题 | 第15-18页 |
第二章 感受性问题的解释困境 | 第18-28页 |
2.1 主观意识体验的表征难题 | 第18-23页 |
2.2 物理主义者解释的不足 | 第23-26页 |
2.3 二元论和副现象论解释的局限性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感受性问题的生物学解释路径 | 第28-35页 |
3.1 感受性问题与生物自然主义 | 第28-30页 |
3.2 从身心关系入手的生物学解释路径 | 第30-31页 |
3.3 从感官出发的生物学解释路径 | 第31-35页 |
第四章 感受性问题的生物学解释路径的意义 | 第35-39页 |
4.1 加强认知哲学和生物学的相互交流 | 第35-36页 |
4.2 实现哲学思辨与科学实验相互融合 | 第36-37页 |
4.3 促进认知哲学中意识“难问题”的解答 | 第37-39页 |
结语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43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5页 |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| 第45-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