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电影、电视艺术论文--各种电影、电视:按内容分论文--美术片论文

大友克洋动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

中文摘要第8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引言第11-15页
    1. 研究背景第11-13页
    2. 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3. 研究方法与创新第14-15页
第一章 大友克洋动画电影中英雄形象的概述第15-21页
    1.1 分崩离析的社会背景第15-17页
    1.2 未成年英雄的互补心理机制第17-18页
    1.3 典型英雄形象分析第18-21页
第二章 大友克洋动画电影中英雄形象的塑造第21-33页
    2.1 英雄人物的困境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相融与相争的矛盾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舍与得的矛盾第24-25页
    2.2 英雄人物的成长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真实质朴的人性光辉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多重转变的人物个性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不断成长的英雄特质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百折不挠的精神光芒第28-29页
    2.3 英雄人物的精神内核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亲情线索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友情力量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爱情元素第31-33页
第三章 大友克洋动画电影中英雄形象的影像表达第33-39页
    3.1 角色形象的视觉设定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凡人英雄的视觉符号性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反面形象的视觉对比第34-35页
    3.2 角色心理的影像表达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色彩变化与复杂的情感表达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特写镜头与微妙的心灵瞬间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细节铺垫与英雄人物的爆发第37-39页
第四章 大友克洋动画电影中英雄形象的现代性思考第39-47页
    4.1 对人性的洞察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平等表现的诉求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自我认同的寻找第40-41页
    4.2 对科技的反思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科技的属性与存在意义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人类的机械化与迷失第42-43页
    4.3 对生命的感悟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生与死:生命的辩证法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祸与福:苦难的辩证法第45-47页
结语第47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0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0-51页
致谢第51-52页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52-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跨文化视域下的中外生态电影比较研究
下一篇:科恩兄弟电影中的存在主义表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