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--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--传播理论论文

在线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主路径的识别与应用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、目的及意义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8-10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关于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的相关研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关于社交网络用户历史交互行为的相关研究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关于社交网络连接强度的相关研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关于社交网络信息传播路径的相关研究第12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第13-14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技术路线第15-16页
    1.5 论文结构第16页
    1.6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6-18页
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18-23页
    2.1 复杂网络相关理论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复杂网络概述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复杂网络的统计特征第19-21页
    2.2 信息传播的相关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网络舆情及信息传播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SIR传染病模型第22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22-23页
第三章 用户关系强度网络构建第23-31页
    3.1 微博用户关系网络分析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微博网络的介绍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微博关系网络的特征分析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微博中的“意见领袖”第25-26页
    3.2 用户关系强度网络定义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用户的关注关系定义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用户关系强度定义第27页
    3.3 基于历史交互的用户关系强度计算第27-28页
    3.4 实验载体网络选取及构建第28-29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29-31页
第四章 信息传播主路径的识别第31-45页
    4.1 关键节点的识别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关键节点的重要性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关键节点的识别规则第31-33页
    4.2 主路径的识别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主路径的重要性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主路径的识别规则第33-35页
    4.3 主路径中弱连接的作用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弱连接的价值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考虑弱连接价值的主路径识别方法第37页
    4.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7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关键节点识别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主路径识别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可视化展示与分析第40-43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43-45页
第五章 信息传播主路径的应用分析第45-54页
    5.1 主路径网络的作用第45页
    5.2 信息传播预测的应用第45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基于主路径网络结构的信息传播预测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案例实证第46-50页
    5.3 信息传播控制的应用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基于主路径网络结构的信息传播控制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案例实证第51-53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53-54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4-56页
    6.1 论文工作总结第54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54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60页
附录1 程序清单第60-61页
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61-62页
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2-63页
致谢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成员社会资本投入对虚拟社群绩效影响研究
下一篇: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媒体传播特征研究--以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