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部六省自然资本存量比较--对核算方法的探索与实证观察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1 引言 | 第10-13页 |
1.1 问题提出 | 第10页 |
1.2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3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4 论文的组织结构 | 第11页 |
1.5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1-13页 |
2 国内外有关综述研究和核算方法研究 | 第13-19页 |
2.1 国内外自然资本研究综述 | 第13-16页 |
2.1.1 国外自然资本研究综述 | 第13-15页 |
2.1.2 国内自然资本研究综述 | 第15-16页 |
2.2 自然资本存量核算方法研究 | 第16-19页 |
2.2.1 国外研究方法概述 | 第16-17页 |
2.2.2 国内研究方法概述 | 第17-18页 |
2.2.3 本文研究方法概述 | 第18-19页 |
3 自然资本的定义与自然资源的分类 | 第19-24页 |
3.1 自然资本的定义 | 第19-20页 |
3.1.1 自然的定义 | 第19页 |
3.1.2 自然资源的定义 | 第19页 |
3.1.3 自然资本的定义 | 第19-20页 |
3.2 自然资源的分类 | 第20-24页 |
3.2.1 水资源 | 第20页 |
3.2.2 土地资源 | 第20-21页 |
3.2.3 矿物资源和能源资源 | 第21-22页 |
3.2.4 森林资源和人造森林 | 第22页 |
3.2.5 自然保护区 | 第22-23页 |
3.2.6 草地资源 | 第23-24页 |
4 中部六省自然资本存量比较 | 第24-53页 |
4.1 自然资源描述分析 | 第24-34页 |
4.1.1 水资源 | 第24-25页 |
4.1.2 土地资源 | 第25-28页 |
4.1.3 矿物资源和能源资源 | 第28-30页 |
4.1.4 森林资源和人造森林 | 第30-31页 |
4.1.5 自然保护区 | 第31-33页 |
4.1.6 草地资源 | 第33-34页 |
4.2 自然资本指数分析 | 第34-41页 |
4.2.1 自然资本测算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| 第34页 |
4.2.2 自然资本测算的指标体系 | 第34-36页 |
4.2.3 自然资本测算的指标体系权重确定方法 | 第36-41页 |
4.3 中部六省自然资本存量比较 | 第41-53页 |
4.3.1 定基指数比较方法 | 第42-47页 |
4.3.2 环比指数比较方法 | 第47-53页 |
5 总结与展望 | 第53-56页 |
5.1 本文的研究结论总结 | 第53-54页 |
5.2 本文研究理论的实际应用 | 第54-56页 |
5.2.1 本文自然资本核算方法的合理方法 | 第54页 |
5.2.2 评价中部六省的自然资本情况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附录 | 第58-7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