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3-17页 |
1.3.1 价值管理 | 第13-15页 |
1.3.2 市值管理 | 第15-17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安排 | 第17-18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7页 |
1.4.2 研究安排 | 第17-18页 |
1.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8-20页 |
1.5.1 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1.5.2 技术路线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理论基础 | 第20-27页 |
2.1 基本相关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1.1 价值管理理论 | 第20页 |
2.1.2 有效市场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2 市值管理理论 | 第21-23页 |
2.2.1 市值 | 第21-22页 |
2.2.2 市值管理 | 第22-23页 |
2.3 市值管理和价值管理的关系 | 第23页 |
2.4 市值管理目标与手段 | 第23-24页 |
2.4.1 市值管理目标 | 第23-24页 |
2.4.2 市值管理手段 | 第24页 |
2.5 市值管理的意义 | 第24-25页 |
2.6 市值管理的误区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| 第27-33页 |
3.1 非可控因素 | 第27-29页 |
3.1.1 宏观因素 | 第27页 |
3.1.2 品牌溢价 | 第27-28页 |
3.1.3 投资者关系 | 第28-29页 |
3.2 可控因素 | 第29-33页 |
3.2.1 经营业绩 | 第29-30页 |
3.2.2 资本结构 | 第30页 |
3.2.3 公司治理 | 第30-32页 |
3.2.4 流通性 | 第32页 |
3.2.5 行业地位 | 第32-33页 |
第四章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效果度量 | 第33-42页 |
4.1 市值管理效果度量方法选择 | 第33-34页 |
4.2 市值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34-36页 |
4.2.1 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34-35页 |
4.2.2 指标描述性分析 | 第35-36页 |
4.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市值管理效果分析 | 第36-42页 |
第五章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| 第42-55页 |
5.1 研究假设 | 第42-43页 |
5.2 研究设计 | 第43-45页 |
5.2.1 样本选取 | 第43页 |
5.2.2 变量选取 | 第43-45页 |
5.2.3 模型设立 | 第45页 |
5.3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45-51页 |
5.3.1 市值管理绩效得分的描述性统计 | 第45-46页 |
5.3.2 单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| 第46-51页 |
5.4 实证检验分析 | 第51-55页 |
5.4.1 多重共线性检验 | 第51-52页 |
5.4.2 Hausman检验 | 第52页 |
5.4.3 回归结果及分析 | 第52-55页 |
第六章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相关建议与对策 | 第55-58页 |
6.1 强化市值管理理念,建立市值管理制度 | 第55页 |
6.2 增强内在价值创造能力,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| 第55-56页 |
6.3 努力做好价值实现工作,充分反映内在价值 | 第56页 |
6.4 加大价值经营力度,创建稳定市场溢价 | 第56-57页 |
6.5 加强监管力度,提高市场环境质量 | 第57-58页 |
结论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63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附录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