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畜牧、动物医学、狩猎、蚕、蜂论文--动物医学(兽医学)论文--兽医药物学论文--兽医药理学论文

三嗪类化合物对鸡柔嫩艾美尔球虫作用机制的研究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英文缩略表第12-13页
第一章 引言第13-19页
    1.1 鸡球虫病概述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鸡球虫病简介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鸡球虫病流行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鸡球虫病防治措施第14-15页
    1.2 三嗪类抗球虫药概述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三嗪类抗球虫药简介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三嗪类抗球虫药耐药性现状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三嗪类抗球虫药作用机理的研究第16-17页
    1.3 三嗪类抗球虫药对柔嫩艾美尔球虫超微结构的影响第17页
    1.4 柔嫩艾美尔球虫表面抗原的研究第17-18页
    1.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8-19页
第二章 纳川珠利对E.tenella内生阶段超微结构的影响第19-27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9页
    2.2 材料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主要仪器和主要试剂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试验虫株和试验用药第20页
    2.3 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2.4 结果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裂殖生殖阶段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配子生殖阶段及卵囊形成第21-25页
    2.5 讨论第25-26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26-27页
第三章 沙咪珠利和纳川珠利对E.tenella第二代裂殖子mRNA水平的影响第27-35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7页
    3.2 材料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主要仪器和主要试剂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试验虫株和试验用药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试验动物与分组第28页
    3.3 方法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E.tenella第二代裂殖子的提取、纯化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总RNA的提取及cDNA的合成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几种基因引物的设计、合成及Real-time PCR第30-31页
    3.4 结果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E.tenella第二代裂殖子总RNA的提取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沙咪珠利和纳川珠利对E.tenella第二代裂殖子mRNA水平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3.5 讨论第33-34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34-35页
第四章 E.tenella第二代裂殖子两种表面抗原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第35-43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35页
    4.2 材料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所用引物第36页
    4.3 方法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两种基因的RT-PCR扩增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两种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重组质粒的诱导表达、鉴定以及表达产物的纯化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以及Western blot分析第37页
    4.4 结果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两种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蛋白的诱导表达和纯化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重组蛋白的反应性和抗原性的检测第40-41页
    4.5 讨论第41-42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42-43页
第五章 沙咪珠利和纳川珠利对E.tenella第二代裂殖子两种表面抗原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免疫定位第43-51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43页
    5.2 材料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试验虫株和药物第44页
    5.3 方法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沙咪珠利和纳川珠利对E.tenella第二代裂殖子两种表面抗原蛋白表达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沙咪珠利和纳川珠利作用后E.tenella第二代裂殖子两种表面抗原蛋白的免疫定位第45页
    5.4 结果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沙咪珠利对E.tenella两种表面抗原蛋白的影响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纳川珠利对E.tenella两种表面抗原蛋白的影响第47-49页
    5.5 讨论第49-50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第六章 全文结论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8页
致谢第58-59页
作者简历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鸡C型凝集素样受体Blec结构及功能探索
下一篇: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在蛋鸡体内代谢产物探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