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英文缩略表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3-21页 |
1.1 自然杀伤细胞 | 第13-14页 |
1.2 哺乳动物NKC编码的遗传连锁的C型凝集素样受体-配体 | 第14-17页 |
1.2.1 基因特征 | 第14-15页 |
1.2.2 结构特征 | 第15页 |
1.2.3 作用特点 | 第15-16页 |
1.2.4 功能特征 | 第16-17页 |
1.3 C型凝集素样受体 | 第17-18页 |
1.4 C型凝集素样受体结构域进化分析 | 第18-19页 |
1.5 鸡C型凝集素样受体Blec研究进展 | 第19-20页 |
1.5.1 Blec基因特点 | 第19页 |
1.5.2 功能分析 | 第19-20页 |
1.6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Blec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组织学分布 | 第21-38页 |
2.1 材料 | 第21-24页 |
2.1.1 生物材料 | 第21页 |
2.1.2 主要实验仪器 | 第21-22页 |
2.1.3 主要商品试剂 | 第22页 |
2.1.4 主要实验试剂及其配方 | 第22-24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24-31页 |
2.2.1 7种B单倍型鸡Blec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分析 | 第24页 |
2.2.2 Blec与C型凝集素样受体家族蛋白的结构区序列比对 | 第24-25页 |
2.2.3 Blec蛋白原核表达构建信息 | 第25页 |
2.2.4 pET-Blec重组质粒的构建 | 第25-26页 |
2.2.5 Blec蛋白原核表达系统诱导表达 | 第26-27页 |
2.2.6 Blec蛋白复性及纯化 | 第27-28页 |
2.2.7 动物免疫 | 第28页 |
2.2.8 小鼠免疫血清效价的测定 | 第28-29页 |
2.2.9 细胞融合 | 第29-30页 |
2.2.10 杂交瘤细胞间接ELISA法筛选 | 第30页 |
2.2.11 杂交瘤细胞的亚克隆 | 第30页 |
2.2.12 杂交瘤细胞腹水的制备 | 第30页 |
2.2.13 Blec单克隆细胞株Blec-3D3的Western blotting鉴定 | 第30-31页 |
2.2.14 Blec-3D3的亚类鉴定 | 第31页 |
2.2.15 鸡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Blec表达的流式细胞术检测 | 第31页 |
2.2.16 Blec蛋白的免疫组化结果 | 第31页 |
2.3 结果 | 第31-36页 |
2.3.1 7种鸡B单倍型鸡Blec氨基酸序列的差异性分析结果 | 第31-32页 |
2.3.2 Blec与C型凝集素家族蛋白结构序列比对 | 第32页 |
2.3.3 Blec基因目的片段扩增 | 第32-33页 |
2.3.4 Blec蛋白凝胶过滤层析及SDS-PAGE鉴定结果 | 第33-34页 |
2.3.5 Blec-3D3 Western Blot鉴定 | 第34页 |
2.3.6 Blec-3D3亚型鉴定 | 第34页 |
2.3.7 Blec蛋白在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表达 | 第34-35页 |
2.3.8 Blec蛋白免疫组化结果 | 第35-36页 |
2.4 讨论 | 第36-38页 |
第三章 Blec三维空间结构的解析 | 第38-43页 |
3.1 材料 | 第38页 |
3.1.1 主要试剂及耗材 | 第38页 |
3.1.2 主要仪器 | 第38页 |
3.2 实验方法 | 第38-39页 |
3.2.1 Blec蛋白晶体的筛选 | 第38页 |
3.2.2 Blec晶体X射线衍射 | 第38-39页 |
3.3 结果 | 第39-41页 |
3.3.1 Blec蛋白晶体筛选 | 第39页 |
3.3.2 Blec蛋白晶体X-射线衍射及数据收集 | 第39-40页 |
3.3.3 Blec与CLEC2家族蛋白结构比较 | 第40-41页 |
3.4 讨论 | 第41-43页 |
第四章 Blec与BNK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 | 第43-49页 |
4.1 材料 | 第43页 |
4.1.1 生物材料 | 第43页 |
4.1.2 主要试剂 | 第43页 |
4.1.3 主要仪器 | 第43页 |
4.2 方法 | 第43-45页 |
4.2.1 BNK21蛋白原核表达与纯化 | 第43页 |
4.2.2 鸡MHC-I类分子原核表达与纯化 | 第43页 |
4.2.3 Blec与BNK、MHC-I类分子共孵育 | 第43-44页 |
4.2.4 Blec和BNK21真核表达重组质粒构建 | 第44页 |
4.2.5 Blec和BNK21重组质粒提取 | 第44页 |
4.2.6 重组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 | 第44-45页 |
4.3 结果 | 第45-47页 |
4.3.1 Blec与BNK、MHC-I类分子共孵育 | 第45-46页 |
4.3.2 BNK21和Blec基因扩增 | 第46页 |
4.3.3 p3xFlag-BNK21与pCmv-Myc-Blec COIP实验 | 第46-47页 |
4.4 讨论 | 第47-49页 |
第五章 全文结论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作者简历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