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1页 |
1.1 激光冲击成形技术 | 第9-11页 |
1.2 激光冲击成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1 激光冲击成形的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2 激光冲击成形的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1.3 激光冲击成形技术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| 第13-14页 |
1.4 成形极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5 预变形的形成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1.5.1 预变形的形成 | 第15-17页 |
1.5.2 预变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6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| 第18-21页 |
1.6.1 基于预变形的激光冲击成形研究的意义 | 第18-19页 |
1.6.2 研究内容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激光冲击成形的理论分析 | 第21-38页 |
2.1 激光冲击波的形成 | 第21-22页 |
2.2 板料的激光冲击成形原理 | 第22-23页 |
2.3 激光冲击波的力学效应 | 第23-27页 |
2.3.1 激光冲击波压力分析计算 | 第23-25页 |
2.3.2 激光冲击波加载特征 | 第25-26页 |
2.3.3 激光冲击波施于金属板料的冲量 | 第26-27页 |
2.4 金属薄板激光冲击成形的运动方程 | 第27-29页 |
2.5 板料激光冲击成形的影响因素 | 第29-33页 |
2.6 预应变路径下的成形极限应变理论计算 | 第33-37页 |
2.6.1 计算假设 | 第33页 |
2.6.2 计算方法 | 第33-37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三章 基于预变形的激光冲击成形特性研究 | 第38-63页 |
3.1 金属板料激光冲击成形有限元模拟的理论基础 | 第38-39页 |
3.2 有限元软件ABAQUS的基本介绍 | 第39-40页 |
3.3 金属板料激光冲击成形模拟过程 | 第40-45页 |
3.3.1 建立模型 | 第40-41页 |
3.3.2 网格划分和单元选取 | 第41-42页 |
3.3.3 材料参数定义 | 第42-44页 |
3.3.4 边界条件的定义 | 第44页 |
3.3.5 载荷工况定义 | 第44-45页 |
3.4 激光冲击成形破裂判据的提出 | 第45-47页 |
3.5 基于预变形的激光冲击成形有限元模拟步骤 | 第47-50页 |
3.6 基于预变形的激光冲击成形数值模拟内容 | 第50页 |
3.7 基于预应力的激光冲击成形性能研究 | 第50-55页 |
3.7.1 加预应力前后激光冲击成形的成形极限对比分析 | 第51-53页 |
3.7.2 不同板料尺寸下预应力对板料激光冲击成形极限的影响 | 第53-55页 |
3.7.3 与基于预应力的普通冲压成形极限对比分析 | 第55页 |
3.8 基于预应变激光冲击的成形性能研究 | 第55-61页 |
3.8.1 加预应变前后激光冲击成形的成形极限对比分析 | 第56-58页 |
3.8.2 不同板料尺寸下预应变对板料激光冲击成形性能的影响 | 第58-60页 |
3.8.3 与基于预应变的普通冲压成形极限对比分析 | 第60-61页 |
3.9 本章小结 | 第61-63页 |
第四章 基于预应变激光冲击成形性能的实验研究 | 第63-74页 |
4.1 最小激光能量估算 | 第63-64页 |
4.2 激光冲击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案 | 第64-68页 |
4.2.1 激光装置 | 第64-65页 |
4.2.2 数控工作台 | 第65-66页 |
4.2.3 计算机集成控制系统 | 第66页 |
4.2.4 试样的检测设备 | 第66页 |
4.2.5 实验模具及材料 | 第66-68页 |
4.2.6 试样的制备 | 第68页 |
4.3 基于预应变的3003H16铝合金板激光冲击成形性能试验研究 | 第68-72页 |
4.3.1 加预应变前后激光冲击成形的成形极限对比分析 | 第68-69页 |
4.3.2 不同板料尺寸下预应变对板料激光冲击成形极限的影响 | 第69-71页 |
4.3.3 与基于预应变的普通冲压成形极限对比分析 | 第71-72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2-74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4-76页 |
5.1 总结 | 第74-75页 |
5.2 展望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