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分子生物学论文--基因工程(遗传工程)论文

禾谷镰刀菌海藻糖基因缺失体构建与鉴定

摘要第7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缩略语表第10-11页
1 文献综述第11-20页
    1.1 禾谷镰刀菌和小麦赤霉病第11页
    1.2 真菌转化的方法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真菌效率的影响因素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农杆菌介导转化真菌的方法在真菌研究中的应用第13-14页
    1.3 海藻糖合成酶基因的研究进展第14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海藻糖的合成及海藻糖的功能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.1 海藻糖的合成方式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.2 海藻糖的功能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△tps在真菌中的表型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.1 △tps1在真菌中的表型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.2 △tps2在真菌中的表型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海藻糖合成酶基因在转基因中的应用第18-19页
    1.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9-20页
2 材料与方法第20-39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菌株及质粒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酶和试剂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培养基及试剂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3.1 培养基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3.2 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相关试剂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3.3 质粒DNA提取相关试剂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3.4 测酶活的相关试剂第22-24页
    2.2 实验方法第24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载体的构建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1 载体构建的方法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2 质粒的抽提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3 DNA片段回收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4 感受态细胞制备及转化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菌体PCR方法鉴定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农杆菌介导转化禾谷镰刀菌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PCR检测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4.1 菌丝基因组DNA的抽提(大样法)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4.2 PCR分别验证目的基因是否发生同源重组整合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Southern blot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表型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接种不同碳源和氮源的培养基的分析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8 产孢率分析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9 半定量PCR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9.1 菌丝的培养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9.2 RNA的提取以及cDNA的获得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9.3 半定量PCR的方法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0 离体法测硝酸还原酶的酶活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0.1 实验原理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0.2 标准曲线制作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0.3 酶的提取: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0.4 酶活的测定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1 胚芽鞘苗期接种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1.1 种子处理和发芽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1.2 胚芽鞘接种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1.3 病症及鉴定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2 田间花期接种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2.1 单花接种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2.2 喷雾接种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2.3 田间致病力的统计方法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3 F.graminearum总RNA提取及cDNA的获得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3.1 RNA的提取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3.2 总RNA中基因组DNA的去除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3.3 cDNA第一链的合成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4 引物第38-39页
3 结果与分析第39-56页
    3.1 pLH-HygB-TPS2载体的构建第39-41页
    3.2 转化子的相关鉴定第41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菌体PCR和两翼PCR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Southern blot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RT-PCR第45-46页
    3.3 转化子与野生型相关的性质分析第46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NMR结果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表型鉴定以及抗胁迫性的相关分析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碳源和氮源的相关分析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1 对不同氮源和碳源的利用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2 硝酸还原酶酶活的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苗期接种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花期接种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产孢率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半定量PCR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8 pMD18连接ORF测序第55-56页
4 讨论第56-60页
    4.1 海藻糖合成酶与碳利用相关代谢第56页
    4.2 海藻糖与氮代谢的关系第56-57页
    4.3 致病力与海藻糖合成酶的关系第57页
    4.4 F.graminearum中的海藻糖基因缺失体的相关性质第57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70页
致谢第70-71页
附录:第71-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东北鹤虱多糖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探讨
下一篇:除臭微生物的筛选及其应用效果的研究